标签:
房产/置业 |
分类: 谈房论地 |
商品房投资旺盛导致供求失衡
万事达国际组织在京发布中国富裕阶层报告,对国内富裕人群的消费状况进行描述。报告显示,65%的富裕家庭拥有两处房产,且选择别墅作为第二房产的富裕家庭占到了83%的比例。
上述报告的描述对象为北京、上海和广州3大城市的富裕阶层。在中国,家庭年收入达到2.5万美元至5万美元的人群应被界定为普通富裕阶层(人民币约合20-40万元);家庭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的为富有阶层(人民币约合40万元)。
经调查发现,上述人群购买第二套房产的时间大多是在2002年。当时中国缺乏相对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购买房产自然成为富人的投资渠道之一。不过,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现状来看,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富人选择其他的投资工具,比如说共同基金,银行推出的各种个性化理财产品等。在这种情况下,富人对房产投资的热衷可能会不如从前。
报告同时显示,26%的富人拥有3处房产,且第3套住房的平均购房面积达到了 184平方米。8%的富人拥有4处住房,相关房产的购置时间都在2004年左右。
从这个报告可以知道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投资需求旺盛。富人把手中的钱都变成了房产,不属于富人的人群要想买房就会产生困难。因为市场中的住房少了,这样住房的价格就会进一步上升,而价格上升又会吸引更多富人再购房,市场上的房子更加紧缺,价格进一步上升。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通过富人不断地转手新房,把住房价格推的很高。一项数据就显示:深圳市今年上半年30%的新房换手一次。
由此看来,目前的住房需求很大一部分是投资或投机需求,这部分需求是不正常的。因为住房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而且土地不可移动和开发周期长等特征。商品住房更多地应该满足居住需求,而不是投资需求,必须对第二套非居住商品房征收高额的财产税,这是很多国家采取的措施。
从投资需求旺盛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只要把投资需求遏制住,就可能实现住房的供求平衡。遏制投资需求不仅使得需求方面少了投资需求部分,而且还会引导民众,减少住房超前需求。因为在房价快速上涨的时期,一些本来没有住房购买打算,但未来有购房计划的人群,很可能会提前购房,本来供求紧张,再增加这部分人群购房,就会使得市场供求更加紧张。
如果简单地从目前供求不平衡来解释中国房价过高是比较肤浅的,应该更深入地看到,这种供求不平衡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住房供求不平衡虽然有土地和资金供应不充分的因素,但是更多地还在于需求的不正常膨胀导致。解决供求问题,不能像开发商那样,一味地要求政府增加土地,也不能像一些学者那样,要求严惩开发商甚至取消开发商,我们要采用市场的调控手段,建立更完善的税收制度和收入监控制度,在此基础上提供住房保障。(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