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忠实作家人物怀念 |
分类: 随笔 |
陈忠实的脸
每一次拜望陈忠实,我都会下意识地多看几眼他的脸。有人曾开玩笑 说:“ 陈 忠实的脸,就是中华民族的乡村史。”他的脸确实 很有特点,瘦削而有力量,简直就是另一部《白鹿原》。
陈忠实的脸,是用黄土雕塑出来的,既有黄土的沧桑,又有黄土的韧性,还有黄土的纹路。他脸上的皱纹出奇的多而深,似乎藏有太多的秘密;好像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每一条都埋藏着大山的秘密。他的眼睛炯炯有 神,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那种光芒是能洞察一切,洞穿一切的光芒,是他掩 饰不住的智慧和灵性的外泄……他的脸就像干裂的土 地上的植物,在 倔强地与命运作着抗争。一个人若从来 没有去过西部,看看他的脸就能品出西部究竟是怎么一 回事。每个初见他的人都会感到惊讶,心灵都会为之一动:那是怎样的一张脸!
他的脸不是工艺品,而 是 艺术品。也 许 在他看来, 那是与他思想不相匹配的一种点缀或装饰。在这一点上,他表现的是聪明,而不是智慧,也仅仅只有这一点。他是平易的,平易到了拿世俗标准衡量自己的地步。有一次, 他对我说,几家电视台采访他,被他拒绝了。我说:“这样 容易让人误解,认为你是拿架子。”他提高声音说:“ 你以 为观众多么喜欢这张老脸吗?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你 非得等观众朝你吐唾沫,你才灰溜溜地下去吗?”我 看 到 了 海浪、潮汐、云朵……一时间竟无话可说。这朴实的话 语,仿佛来自真理的栖息之地, 所有的真理都是朴素的。 他的美德,不事张扬的个性,就像他朴实的文风一样…… 有时,我会如此想:他是不是太迁就和宽容世俗了?也许,他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拥有了太多的理解,乃至尊 重。 那时,我很想告诉他:我很喜欢这张脸,许多同行都 喜欢。
一个朋友买了一套《陈忠实文集》,但他从没见过陈 忠实。他 指 着 书 上的照片激动地说:“ 你 看 ,他在罗马,在 巴黎,那种雄视一切的目光多么威严而又自信。”我说: “是的,那是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自信。那张脸就是中国的文化,是黄土地,是中国乡村的历史,他在异国他乡骄 傲地展示这一切。”朋友很欣然,他 说:“ 有机会你一定带 我去见见陈忠实, 我想看看那张脸。”
那张脸是厚重的,内敛的,沉重的,忧患的。在世俗的叶子与花朵的光艳之中,那张脸是一枚果子,甚至是不漂亮的果子,但它显示的不仅仅是重量、智慧、才能、 仁慈……而且它也是宽容与谦虚的。有时,他也有孤傲的一面。那种孤傲与冰冷,就像是果实的静默一样,从不 用声音表达。一瞥,一 低头,一 抬 肘 ……便足够了。
坐在他简陋、 灰暗、朴素的办公室里,我是如此清晰 地再次端详他的那张脸。在阳光下,在 灰 暗 中 ,在月光下,在灯光下 ……我曾试图在不同场合,利用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观察那张脸。他喜欢抽“巴山雪茄”牌香烟,一 支接一支。这种香烟的烟缕格外浓厚,一 如炊烟 ;而且, 那种味道也是酣畅淋漓的。他用浑厚的 声 音 沉 着而有力地叙述着,话题从他的孙子谈起,我们从子女教育、 媒体、 城市卫生、旅途见闻、文 学 ……一直绕到他的文学创作。这是一次两个多小时的愉快旅行。我始终盯着那张 脸,生 怕 漏 掉他的眉毛、皱纹、肌肉的每一个细微的颤动……
那是一张不可多得的脸,无论如何也让人忘却不了 的脸……历尽沧桑而又痴心不改的本色……那是一部 活生生的西部风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