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有一天我们慢慢变老

(2007-02-15 21:57:51)
        这句话似乎是个病句,因为每一天我们都在慢慢变老。我要表达的,其实是当有一天我们变得苍老,恩,反正就是这个意思了,用什么句子来表达倒是次要的了。
        很多天以前,我们的信箱里收到了一位“老朋友”的信,他已经年过半百,至今一个人孤单地生活着。信中他说“我们是两代人”,而且他也曾在东北做过支边青年,当然,还有一些内容,限于隐私的缘故不便在这里更多地透露。
        读到这封来信,我的第一感觉是很震撼,老婆则在旁边喃喃自语:这个年龄的同志保持着单身的生活(既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而且还可以上网,应该还是很值得尊重的人。于是就想到,当有一天,我们都变得越发苍老时,是不是也会孤单地保持着自我,同时也是在忍受着心灵的煎熬呢?
        其实,无论是我还是老婆,我们都仿佛已经距离G的世界很遥远了,虽然在那个北京同志的大本营里相遇,但这两年多来,我们几乎已经不再去那里感受“肉声鼎沸”的气氛,但我们不去,并不代表着那里就不再热闹。“每个人都拎着一双捡破烂的眼睛,到处寻找爱情亦或肉欲的垃圾。”一个朋友这样向我描述今时今日北同的情况,那些每天逡巡在聊天室或各种交友网站的人,多数所为只不过是一时之快,而这样无休止地寻找和刺激,大概要延续到衰老的时候才会是尽头?或许不用到那个时候,当生命的轨迹把30岁的人送到40岁的时候,想不淡然离开都难了。
        我们这样的人,是不是就注定要把G的DNA转化成生活的常态?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普遍认为比较适当的解释是,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好。只是,有时候,我们的快乐,常常是完全失控状态的快乐,或者说是一种追求新鲜刺激的畸形的快乐,这种快乐会陪伴我们一辈子吗?
        所以,经常有朋友在QQ上说,他之所以不自信,是因为对老了的生活不敢想象。这真是非常矛盾的选择,既然老去已经不可避免,我们所能做的,大抵只能是珍惜和把握现在吧。所以,我不再理解G成为业余生活之惟一选项的个人生活状态,更对类似北同那样直奔目标主题的行为(我和老婆见面之前,甚至不知道对方的三个数字)感到不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事实上,大量的人仍在那里乐此不疲着,其中既有17、8岁的孩子,也有四十多岁的“老者”。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写点文字关于这个,思维有些乱,其中多数“我们”非指我和老婆,而是说同志群体。关于衰老之后,想说的也不是我们两个人,所以或许有点杞人忧天的意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凑合着看吧。
        ……    ……
        末了,要再次感谢一下西西姐,感谢你对我回家机票默默的关心和悄悄的行动,昨天接到短信,让我又感动了一回,谢谢啦,期待着5月北京的相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5秒钟定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