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之康陵

标签:
十三陵康陵武宗毅皇帝正德文化 |
分类: 古墓、名人之墓 |
康陵建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六月陵园建成。陵寝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五空桥、三空桥各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一座(碑亭已无),亭内竖碑,无字。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2.7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复建后是硬山顶了,不知是百度介绍错误还是复建错误?),面阔三间。院内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间(均没复建)。神帛炉两座(已无)。第二进院落,前设三座门,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案上摆放石质香炉一,烛台、花瓶各二。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在宝城入口处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楼。楼内竖圣号碑,上刻“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由于石碑断裂被铁板固定,武字已经很那看到了)。明楼后宝城内从排水沟里侧开始向中心部位起冢,冢形呈自然隆起状。冢前及稍前两侧分别砌有高不及胸的冢墙,墙前正对宝城瓮道处建琉璃照壁一座。陵宫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神宫监、朝房、果园、榛厂、神马房等(均没有见到)。
失去碑亭的无字碑
碑后正对棂恩门
周边雕刻缠枝草,山石如意云纹图,
三座门前有古松
站在宝城观全景
五花大绑文字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