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漪园时期乾隆在清漪园后山的四大部洲东侧和西侧分别建造了善现寺和云会寺,善现寺由山门、东西配楼和五米的高台地上的三开间前出廊的三摩普印大殿组成,大殿内清漪园时期供奉众多佛像,仅擦擦佛就有3556尊之多。
善现寺现状是:山门、东配楼八十年代经过大修保存完好,据门口说明牌介绍说西配楼和三摩普印大殿毁于1860年的英法联军大火。
本人以前发过“还原善现寺、云会寺本来面目”的博文,里面根据老照片看出了善现寺的三摩普印大殿并非英法联军所烧毁,老照片有两张,都是1860年以后所拍,有一张是慈禧刚刚修建完颐和园北宫门时的照片。
既然当时三摩普印大殿没有被烧,那为何现在只剩下地基、柱础和神台了呢?大殿到底何时消失的?是谁、为什么拆除了此大殿?原来我认为是慈禧修建颐和园经费不足而拆用,后来经过查找历史档案,才真相大明,原来:1933年颐和园管理所新任所长许保之接替原所长陈继青,“许保之到职后,冬季公用取暖不买煤,拆除后山善现寺遗址正殿木料并砍伐不少榆树当柴烧”,这段记载说明善现寺的三摩普印大殿是1933年拆除,拆除原因就是为了用木料取暖,没想到大殿毁于颐和园管理所管理人员之手,惭愧啊!!
三摩普印大殿遗址
遗址和神台(中间的长条石)

左上角可见善现寺山门、东配殿、西配殿南山墙和三摩普印大殿

上张图片局部

慈禧新建北宫门,左上角可见到三摩普印大殿

老照片中的大殿
局部可见善现寺山门和三摩普印大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