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对南怀瑾先生的这个评价,我认为真是恰当。似乎无意中说出的话,却浓缩深刻的洞见,蕴藏大是大非,非有觉察入微的心,不能有此洞见。而另一方面,即使所谓学识十分普通的人士,读南先生的书,也觉得容易有共鸣。
东方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南怀瑾漫谈中国文化》,是跟银监会、光华管理学院以及人民大学国学院的谈话。读过了,跟朋友们分享一下南先生对人间世事以及对中国的洞见。
“我常常在谈中国文化时提到‘经济’……中国讲‘经济’,在中国文化里头很严重啊!是经纶济世,大政治家,大文化家,这个叫‘经济’。古人的对联说:‘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现在一提到经济就是管钞票。”
“世界上的经济学家,欧美的经济学家,是强盗的经济学家,都是为了一个国家,一个观点,写了许多经济学的书。”
“我觉得我们国家,经济、财经,包括金融、银行,自己要研究研究,建立自己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我们现在所讲的经济学,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外国人的经济学。自己的经济学在哪里?同样是人,尤其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没有经济学吗?”
“一百多年来,战乱加上内乱,中国人对这两方面(中西)文化,都没有深入了解,常常是脱离实际,忘记什么是基本,舍本逐末,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知识迷惑了。“
“(现代人)房子愈住愈大,个性愈来愈渺小。”
“中国的文人,文章诗词里头太多的哲学了,文哲不分……历史跟哲学、文学,三位一体,不分家的。再一个,文政不分,一个大政治家,又是哲学家、文学家。”
“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我深深感到,我们这个时代有这么一个现象。”
“我反对奖学金,那个是锦上添花;我赞成助学金,那才是雪中送炭。”
“其中今天国际上一切政治的发展,我们中国原来都有,只不过没有那么细密。”
“不要光看从外国翻译过来的经济学啊,什么工商发展啊,那是适合他们用的,到我们这里不一定用得上。等于我常比方,我们吃米面惯了的胃口,换吃牛排汉堡,有时候肠胃就不对了。”
“书读那么多,可是有时候会忘记怎么办?我就告诉他,譬如你赚钱,赚来放在口袋里不怕没有用。要用的时候摸出来就是了。”
“今天经济中心是上海,未来就不是上海了。这是经济商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
“今天的国际情形就是春秋战国的放大。”
“司马迁不是历史学家,是个历史哲学家,他是历史文化的一个大导师。”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