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项羽爱妾墓中发现《孝经》之谜

(2007-03-28 00:44:21)
标签:

倪方六

盗墓

项羽

虞姬

此文接上篇,系《 中国盗墓史上的四大“文化传奇”》中一部分。
 
《孝经》的发现,堪称盗墓上的又一文化传奇。
 
《孝经》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儒家经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东汉史学家班固认为,“孝是天下的大经大法”,《孝经》过去是读书人必修的一本书。《孝经》共分十八章,是儒家十二经中篇幅最短的一部。《孝经》有《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之分,其作者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说是孔子,又人说是曾子。还有称是汉初人所作。
 
而关于这部书的发现和传承,颇有戏剧性。

比较早的说法是从孔子后裔家的墙壁里发现。在汉武帝刘彻当政时期,鲁恭王扩建宫室,把孔子的老宅拆了。结果从墙的夹层中发现了许多古文经传,除了《孝经》外还有《尚书》、《礼记》、《春秋》、《论语》等大量简牍,史称“孔壁中经”、或“孔壁遗文”。这次发现,与“汲冢书”的发现一样重要,被列入中国早期的“四大文化发现”。
项羽爱妾墓中发现《孝经》之谜
图:西楚霸王项羽画像
项羽爱妾墓中发现《孝经》之谜
图:位于安徽灵壁县境内的虞姬墓(图片摄影吴亮)
 
另有一种说法,也是本文要重点讲述的,《孝经》系从西楚霸王项羽爱妾墓中发现的,它的出土据说是盗墓成果。项羽爱妾墓中发现《孝经》一事,古籍中多有记载,但多不甚详细,这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的谜团,一直众说纷纭。
 
较早时,唐人李士训《记异》(一部记录怪异奇闻的作品,已失传,存言系后世作品转录)并没有说是项羽爱妾墓上之物,“大历初,予带经鉏瓜于灞水之上,得石函,中有绢素《古文孝经》一部,二十二章,壹仟捌佰染拾贰言。初传与李太白,白授当涂令李阳冰,阳冰尽通其法,上皇太子焉。”大历为唐代宗李豫年号,公元766年启用,灞水在古长安之东。石函多为陵墓、寺庙之物,用于收藏贵重、心爱之品,有墓志一样的功能,最为考古学者看重。但这里并没有说明石函出自项羽爱妾的墓中。反倒是,这段文字后来成为学术界考证李白出生年月的最强史证,为多篇考证文章引用。

项羽爱妾墓中发现《孝经》之谜

图:虞姬的现代影视形象(电视《楚汉骄雄》画面,林立雯饰,图片源于新浪娱乐)

真正明确《孝经》出自项羽爱妾墓的,是北宋古文字学家夏竦在《<古文四声韵>序》(重编)中的文字,“又有自项羽妾墓中得《古文孝经》”但夏竦亦语焉不详。墓到底在哪儿,怎么发现的,什么时间盗掘的,都没有交代。比较清楚的是隋人傅奕著《老子解序》一书,书中记述了项羽妾墓的出土情况,是在北齐后主高纬当政的武平五年(公元574年)发生的事,被盗的项羽爱妾墓彭城(今徐州),但只提到了《道德经》的出土。

项羽爱妾墓中发现《孝经》之谜图:影视作品中的项羽与虞姬(电影《破釜沉舟》画面,由杨恭如、胡军分别饰演。图片源于新浪娱乐)

项羽有名的爱妾叫虞姬。项羽是今宿迁人,虞姬是今沭阳人,因为这层关系,宿迁人遇到沭阳人时至今还会喊“老表”,开个玩笑。虞姬和项羽当年情真意切,爱得比现代崇尚爱情至上的男女应该更热烈。司马迁妙手著文章,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下项羽乌江自杀前的复杂心情,至今读来让人不胜唏嘘:“(公元前202年)项王军壁垓下(与刘邦决战),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皇出走,途中筑冢葬此。 
 
垓下,位于灵璧县城西北,今该县尹集镇濉河北。虞姬的墓就在今灵壁东约八公里的虞姬乡内。因项羽在此活动,古时灵壁亦称“霸王城”。但项羽爱妾墓到底哪也有不同的说法,民间传说虞姬 “身葬灵壁,首葬定远”,因此虞姬墓也有两处。除了灵壁县的一座,在安徽定元县境内也有一座,不过没有灵壁的有名罢了。《记异》中所谓的“灞水之上”是否是这里?是长安的“灞”,还是垓下的“霸”?从上述各种记载中,时间、地点都有矛盾,《孝经》系从项羽爱妾墓中出土一说疑点多多,连夏竦最后也不能肯定,在表示了“自项羽妾墓中得《古文孝经》”的观点后,又称,“亦云渭上耕者所获”。所以,再对照早期的《孝经》是“孔壁遗文”的说法,漏洞就更大了。
 
《孝经》到底是“孔壁遗文”,还是项羽妾墓中之物?现在已无从考古了,似乎成了难以解释的历史悬疑。但分析一下,还是有可信之处的,项羽的爱妾也不一定就是虞姬,在那个时代跟着项羽的女人不应该只有一位。从地理上看,徐州与项羽的老家宿迁相邻,项羽妾葬于彭城并非不可,而且,项羽当年就是在徐州称王称霸的,刘邦的“汉王”即为项羽称霸时所封,其有爱妾葬徐州是符合历史的。再者,项羽当年与刘邦在长安一带争天下,有妾葬于“灞水之上”,也无不可。所以,虽然史实多有矛盾,但《孝经》从项羽爱妾墓中发现一说还是值得思考,有可信之处的。

 

“项羽爱妾墓中发现孝经”的真相到底如何?其中的谜团,就留茶余饭后玩味吧。就如我前文所说,不准到底是哪一年盗魏王冢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汲冢书》被发现了;《孝经》是不是项羽爱妾墓中之物,也不重要,重要的它不没有失传!(作者: 倪方六给作者留言
 
 (说明,根据博友建议,以后文章将尽量短些,方便分开的尽量分开来谈,以适应网络快速阅读之需要。“盗墓史上的四大文化传奇”最后一部分,《兰亭序》在中国盗墓史上的曲曲折折,待续)
 
 
 
 
 
 

          中国历史上的十二大盗墓狂人·上

         刘邦皇后遭奸尸的“活见鬼”之谜

推荐阅读:明朝人闹花灯与色情消费的关系

          更多内容,请点击新浪读书频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