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寻觅桃花源

久居闹市,难免心生浮躁和厌倦。脑海中时常会漂过《桃花源记》所描绘的诱人景色:“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呵呵,好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啊!世闻潜翁所述的桃花源其确切属地,尚有湘、皖之争,且都与我相隔千里之外。在我无法亲历上述两处进行探访评判的遗憾之余,也只能就近在市郊寻寻觅觅,以解相思之苦了。毕竟,如能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一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梦境,还是很吸引人的啦。

今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周末,笔者有机会前往沪郊杭州湾畔的金山区廊下镇。按我的出游习惯,每到一地必访名胜古迹。然事先从网上搜寻后得知:此地在抗战期间曾遭日军严重破坏,所有的地面建筑均被焚毁殆尽。唉,此愿看来是难遂喽,那就只能是“到了庙里随和尚”了。好在这廊下镇是金山现代化农业园区的所在地,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该镇中华村中,一个名为“农家乐”的示范点。

这是一个雨后放晴的午后,也算是经过了市内的长途跋涉,我来到了号称是“上海第一个整体规划的农家乐”。此“农家乐”位于漕廊公路的西端,从路口拐入就见白墙黛瓦的气派民居,入内却是“接待中心”。噢,这可是由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进行管理的呐。办好入住手续,所要投宿的客房,就是散落在原自然村中的农家院舍。呵呵,甫一放下行囊,且不管高温酷热,先让我尽情地将周围的景观逛个遍吧。

嗯,步出农家院外,就是沿河而筑的长廊。要不,怎么叫“廊下”呢?待移步徜徉其间,但见廊外:蓝天白云、绿树农田、小桥流水,无不尽收眼底,好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啊!长廊尽头,就是农家田头喽,再放眼望去又见蔬果满架,不时有抽穗的玉米和盛开的棉花映入眼帘。另一边则是村容整洁的亮丽农舍,墙上绘有漂亮的彩画。噢,金山农民画可是久负盛名哦!此行得以实地一见。

呵呵,村中美景自是数不胜数,拙笔可就难以一言道尽了,还是用配图来代为表述吧。虽是短短的两天度假,然置身郊外的农家院落,远离城市的喧嚣嘈杂,自是一个放飞心灵的良好时机。伴着斜阳暮归、迎着朝阳晨起;耳畔时闻鸟儿鸣叫、窗外就见黄花绿藤、院里自有水井栅栏;小径旁就是粼粼波光、远处还有连片的幽幽竹林……。嗨,真是“都市农村新天地,一片自然野趣景”啊。如此般享受乡野生活,则两天又有点嫌少了。

嗯,寻觅世间的桃花源,应该是高雅之士的心中夙愿。我也算附庸风雅了一番,抛却俗念来到这静谧的都市田园,体验一下暂时的归隐生活。真希望时针能够放慢脚步,让我悠闲尽心地享受这宁静恬美的世外桃源啊。哎,“尘世烦恼惹人嫌,得闲暂且放一边;乌托邦里寻旧梦,静静黑夜思蹁跹。天涯何处无芳草,田园生活理想景;都市觅得桃花源,悠悠如潜画中行”。

村口的老槐树?哈哈,开个玩笑,看中的是绚丽的景色。

据说,当地的民居特色是“观音兜”,不知此屋可像?

从客舍推开窗户所看到的楼下晨景。嗨,这又使我吟起了“客舍青青绿色新,廊下朝雨浥轻尘”。嗯,第一天骄阳似火,至次日清晨就见是细雨濛濛的天了。呵呵,本人斗胆换了王维的文字和语序,似乎也读得通嘛,那就娱乐一下吧。(房内设施待介绍)

幽幽竹林

河边廊下

蔬果满架——此景倒像是一只小手在起伏,呵呵。

清晨浣洗

玉米抽穗

忽如一夜夏雨至,水中长廊显幽静。
咦,“野渡无人舟自横”?噢,俺也仿《滁州西涧》的诗意,高攀一下韦老先生。生活在唐朝的韦应物,以其性高洁、其诗高雅而著称。诗作以山水田园风光的内容居多,故也有后人将其比之东晋的陶潜,而以陶、韦并称。这首赞颂西涧美景的诗歌,所吟咏的场景似与本文有点相关,顺将韦诗附上同赏:“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呵呵,我遇到的却是夏雨,小河的水也是慢慢地流淌哦;横亘在河里的,倒是只有一叶孤舟。由此能产生一丝惬意的联想,感觉应该不错吧?
本篇为我的“都市田园行之一”。噢,只是拉开序幕,还有更多美图容我徐徐发出。同时,也结束了因“周年纪”文章,而晾晒了十二天的“地皮”。呵呵,本博恢复更新喽,欢迎各位访客交流、指导,并祝大家周末快乐!
相关链接:《西溪湿地公园寻旧觅野趣》
梦缘 赠诗:
《恋花》
酒醒只在花间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重年。
浩友玉汝赠诗:
都市寻觅桃花源,青青溪草湖心绕;
悠悠白云晴空里,玉楼细柳风袅袅;
荷塘扁舟野草芳,侧耳聆听竹风遥;
长亭闲步清清波,黄花默默玉抽穗;
杳杳尘世若山市,蒲松潜家东坡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