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看做是与中国跳水队“梦之队”对决的重量级人物,虽然年仅16岁,虽然体重只有30KG,澳洲跳水队中年纪最轻,重量最轻,但却没有人能因为如此而忽略她的存在。
她,给世人的惊艳不止于一头靓丽金发和精致东方面孔的中西合璧之美,更因于她的霍霍战绩:
2006年
澳大利亚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跳台冠军
世界青年锦标赛(14-15岁组)
女子10米跳台冠军
2007年
游泳世锦赛女子10米跳台第11名、双人10米跳台亚军(与科尔)
澳大利亚跳水锦标赛女子10米跳台单人、双人冠军
2008年
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10米跳台第三名(与科尔)
跳水系列赛蒙特利尔站女子10米台冠军。
“……”
省略号中是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众人期待和等待的身影。
“金牌肯定是我在北京的目标”,在世锦赛之后,充满自信的语言,她给自己也给澳洲跳水队注入火一般的活力。
她,就是伍丽群(Melissa
Wu),一个跳水训练不足三年时间便以冠军身份横穿入世人眼中,一跃成为澳洲跳水队的领军人物。在2007年,她取得世锦赛十米跳台冠军之时,我曾写过一篇有关她的博文(《澳洲华裔女孩世锦赛跳水一鸣惊人》),那时的她已经被众人认为是继名将纽贝里之后“澳洲跳水界的曙光”、“2008年奥运会跳水冠军的种子选手”!
一个体内流淌着中华民族血液的女孩,赛场上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与她流淌着同样血液的中国跳水梦之队,这样特殊的“身份”,这样特殊的主会场,让人难免不对她投射更多关注的目光。
东方面孔的跳水情缘
“我妈妈是澳大利亚人,我爸爸是缅甸华人,我的祖父母是中国人!”
伍丽群(Melissa
Wu)自豪的介绍着自己流淌中国血液的华裔身份,虽然她坦言自己不会讲中文,与中国间隔着一代的距离,甚至也不知道爷爷奶奶是中国哪里人,但东方面孔的她身上还是保留着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儿:坚强,刻苦,奋斗的精神!
十岁时,手腕在运动中受伤,她不得不中止体操运动,转行其他运动项目。“我从小看跳水比赛就觉得特别喜欢,所以就选择了跳水,我的父母也很支持我。”至此,伍丽群走入了跳水运动,这无心插柳的一步,却在三年之后开始改写澳洲跳水的历史。
相对其他从小就练习跳水的选手而言,虽然存在中途转行这个很不利的因素,但上天似乎特别眷顾伍丽群,天赋异禀加天道酬勤,2006年的全国跳水,她一举拿下自己的第一个冠军:女子10米台冠军。
伍丽群(Melissa
Wu)这个名字也伴随这场比赛而走入大众眼中,如果说第一次的冠军带给澳洲的是震惊,而后来的世锦赛单双冠军,更是让世界的目光对准了这个15岁的孩子。
(图片说明:伍丽群;图片来源:百度)
中国教练的师徒情
无独有偶,发现这个种子选手的是一位旅澳华裔教练陈享宁。陈教练赴澳后在澳大利亚国家队训练澳洲的“明日之星”们。04年6月,伍丽群成为其中一员,开始了正式的跳水生涯。
“三四年前我开始带这个孩子,她的条件很不错,进步也非常快。不过这个孩子还太年轻,目前的动作还不够稳定。和中国选手相比,她还不够成熟。”陈教练很欣赏自己这名弟子的进步,也指出了伍丽群身上所存在的不足。
即使后来取得冠军,集合所有光环于一身,伍丽群依然谨记陈享宁的话,坚信只有依靠刻苦训练才会成功。后来任澳大利亚国家跳水队总教练童辉也对她的这份刻苦带来的成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正是在这两个名师的调教和鼓励下,伍丽群得以迅速成长。
对手和朋友
“王鑫、陈若琳”,说起朋友,伍丽群提起了自己两个中国对手的名字,“我们见面的机会很多,所以关系也比较好,但是因为我不会中文,所以我跟她们交流得也不多。”比赛之外,对这两个同龄的中国朋友,她异常的友好并亲自送上专程从澳洲带来的考拉小玩具。
崇拜伏明霞
“伏明霞是我的偶像。我看过她以前在10米台上的表现,真的非常漂亮,各方面都非常优异,我希望能够取得她曾经获得的成绩。”谈起自己最崇拜的人,伍丽群有一丝兴奋的曝出了自己的想法。当然,刻苦训练,依然是她达成目标,走向胜利的法宝!
与中国体育机制截然不同,澳洲国家队队员采用走训制度,队员都有着本职的学习或工作,只是利用业余时间训练。所以伍丽群需要一边参加训练,一边正常的完成学业,如何把握和兼顾二者,一直是她心头大事。
不过,坚强的伍丽群没有让她的家人和教练失望,每天早上5点起床训练,然后再赶到学校上课。训练时,全身心的投入,硬是凭着华人天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入主澳大利亚国家跳水队,并在一系列的比赛中取得了很不俗的成绩,奠定了她“澳洲之星”的位置!
伍丽群艰苦奋斗以及自信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华人传承中国传统精神,但也看到了一位实力不凡的对手。突然联想到前一阵在新浪博客上看到聂卫平先生对郎平率领美国排球队参加北京奥运提出“别忘了你是中国人”的呼声。这一点上,我稍有不同的看法。其实,华人无论在海外做运动员,或是担任教练,都是值得我们炎黄子孙骄傲的事情,就如在美国担任劳工部长的赵晓岚一样值得华人自豪。华裔精英们在海外传播的是中国的友谊,传播的是一种世界和平精神,我们是不是该以一种更宽广的胸怀去接受他,以崭新的视野去看待她呢?!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至正式比赛已经过去整整5天,我们中国选手的表现让所有中国人都兴奋不已,一枚枚的金牌已经收入囊中。看着指针的走动,还有半个小时,中国女子梦之队与澳洲华裔小将的PK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想无论是谁获得金牌,我们都该为她们热烈的鼓掌!
奥运相关文章热力推荐:
澳洲华裔女孩世锦赛跳水一鸣惊人
澳洲华人如何观看奥运会开幕式?
2008北京奥运在上海的实战演练
迎奥运——澳洲幼儿园教中文
60岁澳洲老头能在北京夺金吗?
巴黎,你是“西方上海”?!
中国春节舞龙舞狮应该恢复吗?
中国高校的中文系能撤吗?
来自常州的11岁小外交官
澳洲华人眼中的奥运-十人喝108瓶啤酒庆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