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某国际电影城参加某电影试映会时,打出醒目标语:“观众如果不满意电影质量,可全额退票”。于是,有媒体跟着忽悠。在北京、上海、广州都无法试行的“烂片退票制”,要在武汉打响头炮了?
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果然,在影城售票大厅看到公告牌上面写着:“3月15日当天购票观影的观众,如果不满意电影质量,可在开场20分钟以内退场,并全额退票。”这就等于宣布,“烂片退票制”只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当天实行。在我看来,这更像是影城的一个营销手段,借“3·15”这个特殊日子,给媒体一个报道的由头。
“烂片退票制”听着挺动听,但确实不具有可操作性。首先说,“烂片退票”是炒作出来的一个概念,更幽默的是,炒作者还建议在退票处安装测谎仪,退票与否视测谎结果。此概念一出,立即遭到反对。连冯小刚导演都忍不住发言称“烂片退票完全是不现实的事,烂片的标准由谁来确定?没有人定烂片的标准,比如《集结号》,我说是好片子,一样会有很多人说是烂片。再如《教父》,就算一万个人说它是好片子,也有人说它是烂片。我们不能干涉观众觉得它是一部烂片,因此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所以这完全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号召。”最后,冯小刚导演干脆痛骂“这个建议是狗屎”。
没想到,两年前就被冯导痛骂成狗屎的“烂片退票制”又开始盛行起来。现在看,武汉这家国际影城所为更是狗屎行为。
“烂片退票”表面看起来是敦促电影工作者拍点好一点的电影。这就需要弄明白,烂片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会有烂片?为什么烂片会堂而皇之地走出电影院?当这些弄明白后,你就会发现,“烂片退票”并不能有效杜绝烂片,而且凭制造噱头更是与艺术产生无缘。
烂片之所以烂,是因为电影制作者没有责任心,其唯利是图的心理与市场上的小商小贩并不两样。我们常常喜欢将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很多观众也习惯把走进影院欣赏一部电影视为高雅的艺术享受。但因为拍摄者的居心不良或低能弱智,结果烂片不断。拍好的电影靠的是一份能力,一份责任,一个态度,靠“噱头”只会让烂片更“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