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拐哥哥美食园 |
肉桂卷
肉桂卷,英文叫cinnamon roll,在美国费城叫cinnamon bun,但美国其他地方则叫sticky bun,有时也叫Philadelphia sticky bun,意思都是指一个东西,一种小面包,中间掺和着肉桂和糖,吃起来松松软软甜甜的,还带有一点肉桂的辛辣味。
我上网查过资料(foodtimeline.org,很不错的饮食历史网站,懂英文的可以去看看),上头讲这种所谓sticky bun的起源不在英国,不在法国,更不在美国,而是斯里兰卡的产品。一开始我还有点吃惊,这种英国人早茶不可少的一道点心,怎么是斯里兰卡的呢?后来才知道,斯里兰卡特产肉桂和红糖,所以有做肉桂卷的条件,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欧洲到远东的海道通航后,各种香辛料包括肉桂才逐渐传到了欧洲。真正的大批量出口则是十四世纪以后的事情,那时的海运和包装技术已经比以前强了许多;再加上马可波罗从中国回意大利,途经斯里兰卡,顺便畅通了商道,欧洲(特别是英国)才具备了做肉桂的条件。香辛料和红糖在英国上流社会的真正普及已经是十七世纪的事情了,而流行喝咖啡也是在十七世纪以后。
因此我推算,英国人边喝咖啡边吃肉桂卷的历史不超过三百年。
上个星期烹饪课考试(请参看“新西兰上学记:62、烹饪课の事件”),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肉桂卷。一开始不知怎么搞的,我把菜谱看错了,以为面团里要加糖,差点被老师扣分。还好,有惊无险。
流程如下:
先把一杯面粉、三茶勺发粉筛进一个不锈钢盆里(不知怎么搞的又忘了放四分之一茶勺盐,不过没有盐好象效果更好);
随后在面粉里放入 50克黄油,要切成碎粒,用一个钢丝制的pastry blender,把黄油硬压入面粉里,使面粉呈面包渣状;
接着放两小勺牛奶在不锈钢面盆里,用刀用力搅拌,等到牛奶完全吸收后,再酌量添加。切记:牛奶千万不要多加,否则面团变成胶状,烤出的成品过于粘口,不够松软。
把面团揉成一个firm dough之后,放到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一块4、5毫米厚长方形面皮(要是不放心,可以边擀边用尺子量,我们老师就鼓励我们这样做。外国人精确到这样的程度,所以西点做的好。当然中国炒菜要这样做就成了笑话。)
面皮擀好后,溶化25克黄油,然后用小刷子均匀的涂在面皮上。再均匀撒上一层红砂糖和少许肉桂。肉桂不要太多,否则就成斯里兰卡人了(哈哈,开玩笑啦)
把面皮卷成一个卷,尽量卷的紧一点,不然的话在烤的时候面卷会涨散。
面卷按2厘米切段,装上烤盘, 160度烤15分钟。
取出趁热吃。最好配喝咖啡,奶茶次之,白开水再次,没有水干咽最次 J
最近听说美国有罐装肉桂卷面世。开启罐子,取出一长条肉桂卷,切段烤,就可以吃了。方便是方便,总觉得有点奇怪。如今市场上什么东西都可以罐装,可总没有自己做的有趣,吃的香。
Note:这次附带的照片是在家做的,但跟学校做的过程差不多。请勿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