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田海蓉
田海蓉 新浪个人认证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679积分
  • 博客访问:19,496
  • 关注人气:3,024
  • 获赠金笔:14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以镜为师

(2012-02-07 11:19:49)
标签:

2012

成长路上

田海蓉

平等心

镜子

杂谈

分类: 蓉儿日记

    镜子可以为师: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把握当下,置心一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红来现红,绿来现绿;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以无常之变见恒常,以恒常之心观无常;

 

    看到一章小故事,讲师徒二人抬一面镜子,徒弟边抬边说:“这镜子可真是便宜,好大一面也没几个钱!” 
  师父说:“这镜,可以为你师啊。”
  徒弟不解:“不过一面镜子,何以教我?”
  师父说:“物品放到镜子前面,它都映得出,物品移开后,镜子里还留有余影吗?”
  “那怎么会呢?”徒弟说。
  “镜子的智慧啊!”师父说,“这就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试想,你在生活中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
  “不能”徒弟说。
  师父问:“孔孟先师或帝王将相来照镜,镜子会因为高兴而加倍细心吗?”
  “不会”徒弟答。
  师父问:“如果乞丐、弃儿来照镜,镜子会因厌恶而应付了事吗?”
  “不会。”徒弟答。
  “这就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叫‘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你做得到吗?”师父问。
  “做不到!”徒弟开始认真了。
  师父问:“当你正在照镜子时,镜子会一边照你,又一边惦念我吗?”
  “不会。”徒弟答。
  师父说:“这就叫‘把握当下,置心一处’。”
  “果然如此!”徒弟顿悟。
  师父说:“镜子映现红色物体时,其本身会不会也变成红色?映现绿色时会不会本身也变成绿色?”
  “不会。”徒弟摇头沉思。
  师父继续说:“镜子本身虽不变色,却仍能红来现红,绿来现绿,这就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正所谓,‘无常即恒常,恒常即无常;以无常见恒常,以恒常观无常;’你能明白这其中的实相么?”
  “徒儿明白一点点了”,徒弟渐悟,“竟想不到一面镜子,蕴含了如此多的道理!真是物物皆可为师啊!

 

    以镜为师

    这故事看似是在讲“镜子”的特性,其实是在表述一种“心”的品质: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把握当下、置心一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都是在讲一颗——平等心。

 

    再观这颗心,我们会发现,曾经所有的痛苦和烦恼都因“心”失去了平衡,对享受的贪爱和执着,让心的欲望越来越难以满足;对痛苦的嗔恨和逃避,让心承载越来越狭隘。

 

    其实快乐和痛苦都不过是一种感受,不管这感受多么的强烈和精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生起、灭去”,所有的感受都不断的在我们的心里生起、灭去,而“心的习性”却乐于对每一个感受做出评价和反应,在每一个不断生灭的感受间,享受或煎熬,贪爱或嗔恨,执着或逃避,从而念念不忘的失去了平等心。

 

    心,若如明镜一般,照见一切。以恒常的平等心面对一切无常,观察每一个感受的生起、灭去,陪伴每一个事物的开始、结束。感受就是感受,不管何等愉快的或不愉快,不管多么的漫长或短暂,不管怎样的精彩或平凡,都在不断的生灭中。平等心,就是一个全然接受的心;平等心,就是不贪爱、不嗔恨的静静观察;平等心,就是有不愉快的时候,不期盼快快消失,有愉快的时候,不期盼持久延长。

 

    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像大梦初醒,像轮回重生,记忆模糊我们几乎不曾记得先前的发生,甚至怀疑是否真正经历过。就像镜子不再留恋曾经照过的事物,永远面对新生;就像莲叶让水滴轻轻划过,了无痕迹;以无常之变见恒常,以恒常之心观无常。

 

    真正的自由和自在,就在这跳进、跳出中显现;真正的智慧和喜悦,就在这无常、恒常间感受。生活本来简单,如何只在一念。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以镜为师,一切照见。

 

阅读(10418) 收藏(9)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