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东方 作者:赵彤]
刚刚过去的2010年,想必对于1980年出生的人们意义非凡,因为他们迎来了自己的三十岁。眼前,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紧跟着80年出生的人们的步伐,众多的80后们也将要步入自己的三十岁。古语有“三十而立”,讲的是人到了30岁应该能学会担当,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学会担当,提示我们要“往后看”,成家、立业,对家人、对自己而言都将担当更重的责任;而坦然面对困难,则告诉我们要“往回看”,回顾一下自己走过的路,尤其是那些“坎儿”,重新细品其中味儿肯定又能有另一番新的感悟。我们在回顾的同时,不如也来回忆回忆小时候的乐事,穿越到儿时,找找童年的感觉。真心希望,每个80后在30岁能有成熟的心智的同时,还能同时拥有“幼稚”的童心。
你可能会觉得“成熟”和“幼稚”这两者自相矛盾,但其实并不。这里所谓的“幼稚”,是说我们能拥有从琐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的能力,以给我们忙碌的生活加点儿料。“童心”则是说让我们拥有对新鲜事物报有憧憬,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此,当我们遭遇困难时,也能够泰然处之了。
说到童心,众多的80后还记得小时候风靡八方的各种游戏吗?比方说,拔根儿?
为什么要特别说到“拔根儿”,因为就在前不久,2010年底的时候,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帽儿胡同14号举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比赛,名为“北京首届拔根儿大赛”。这次比赛,本是几位草根一族的年轻人一拍脑袋觉得好玩张罗起来的,消息一经放到豆瓣、微博竟惊喜般地不胫而走,纷纷被转载,网友奔走相告,比赛一事一下子就到了火爆的状态。那天,小小的胡同院儿里挤满了前来“拔根儿”的,少说也有100人。

到底什么是拔根儿?
拔根儿是一种中国北方儿童在秋季玩的民间游戏,一般多在上小学的孩子之间流行,比谁的根儿最结实。简单说拔根儿其实就是两个人,每人手里拿着长长的杨树叶根,把两个叶根交错在一起,两人揪住自己手里叶根的两头,同时使劲往自己怀里拽,谁的手里的叶根儿断了谁输,赢的自然就兴高采烈啦!如果一个人的根儿赢了很多次,那就会得到响当当美名——“根儿王”!

拔根儿很简单,乐趣却大无穷。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都会为了寻找好树根儿花很大的力气,准备劲道儿的树根也要花很多的心思。
小时候还有一些“不能说的秘密”呢,就是怎样才能提高根儿的柔韧性和抗拽度。这准备的过程,从挑叶根儿、选择取叶地点、搓根儿到薰根儿都要层层把关。最值得一提的是薰根儿,就是把叶子放在鞋里“熬”着,有意思的是,往往还是臭鞋才能出品最棒的根儿。
想起来,时光荏苒,拔根儿游戏好像离我们80后好远了,真的是属于童年的回忆。这首届拔根儿比赛为什么如此之火,大概就是因为它让大家觉得“拔根儿”其实也可以离我们如此近吧。仿佛我们一同又回到了曾经,回到了儿时,回到了那个充满快乐的日子。
不禁想起咱们的曾经,想念小时候,和你,和你们一起玩拔根儿,扔方板,弹(tan)弹(dan)珠。因为没成“根儿王”而伤心,因为没拥有最多的方板而难过,因为弹珠而赌气,但是还没等到第二天,我们就又还是好伙伴儿,你还上我家吃饺子,我又在你家玩着玩着睡着了。

想起曾经,想念小时候,和你,和你们一起无所顾忌地在大院儿或者胡同儿里放肆地奔跑,惊险地躲过各种自行车,追蜻蜓,捕知了,逗小猫。去谁家的园子里“偷”茄子,但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就放了个大西红柿在原地。有时候没事儿也去掏掏鸟儿蛋,捅捅马蜂窝,去黑咕隆咚的地方玩个“勇者闯关”,女孩子们吓得尖叫不断,男孩子在一边窃喜连连。
想起曾经,想念小时候,和你,和你们一起跳皮筋儿,最高的级别到了用脖子撑皮筋儿,高度和细度现在想想都可怕,当时究竟怎么翻进去的?一个个好像都有跳高运动员的本领。和你们一起,拿着弹弓四处发射,石子嘣向四处,不知谁家的玻璃又倒了霉。
想起曾经,想念小时候,和你,和你们一起玩沙包儿,不记得是谁突然开窍学会了接包儿,他一个人有好几条“命”,怎么也打不死,让别人都羡慕不已。和你们一起玩捉迷藏,大家都跑得好远,自己找了个特别特别隐蔽的地方躲起来,可是到最后,天儿都黑了,发现怎么还没人来找我?
想起曾经,想念小时候,和你,和你们一起摘下薄荷叶,当成能医百病的草药,用纸壳儿做成听筒,摸摸脉搏,听听心跳,胡诌各种古怪的病症,像模像样地玩“医生病人”的游戏。和你们一起踹了谁家的枣树,然后撒腿儿就跑,枣儿倒是落了一地。藏在砖头后面躲着,发现没人出来,再回过头去捡枣儿。拿起枣儿,心里那叫一个得意,在衣服怀里蹭蹭,“咔”一声就咬了下去,还冲着别人骄傲地说“妈妈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
30岁了,可是每每想起那些儿时的乐趣还不禁喜笑颜开,有时候做梦梦到还会咧着嘴儿乐呢。30岁了,有时候也摸摸自己的胸口,想找回童年时的勇气和追逐梦想的力量。30岁了,我们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家庭的重要支撑;30岁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也拿着你的身份证去那一家名为“80后主题餐厅”饱餐一顿;30岁了,不知道你在看《老男孩》的时候是否也泪水潸然;30岁了,未来还会有一段怎样的精彩人生在等着我们?
谨以此文献给80后的我们。
相关阅读:
“小探春”张馨予的新东方生活
2010年网络流行语盘点
过节那些事儿
紫米粥与暖水瓶:大学那些往昔片段
写给中国大学生的六条职场箴言
忠于儿时的梦想
用灵魂做事,做的事有灵魂!
东方职场:使别人愿意教你,是你自己的责任
新东方:职业定位,求职关键第一步
用26个英文字母诠释何为优秀的少儿英语教师
新东方“老鸟级”教师:新东方八年的幸福时刻
东方职场:让一天变成48小时的七种方法
教师节特辑:新东方老师,彪悍如斯
职业规划:听爸妈的?听自己的?
新东方名师:大学四年之出国规划
从穷学生到美国白领:新东方名师在美国求学打工的日子
纽约清晨警铃大作,中国女孩惹祸被罚巨款
吃在北外:我的大学饮食变奏曲
新东方七年,被问频率最高的问题:改变的力量从哪来
新东方励志:毅力,是一种快乐的持续
瞧瞧美国高中孩子的家庭作业
杜拉拉,得找来看看
唐骏学历门:猴子爬得越高,光腚越明显
东方留学:狂热世界杯带火体育管理专业
新东方名师美国行:为什么美国教育如此吸引人
东方职场:摒弃浮躁,收获希望
高四,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哈佛女校长演讲: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
望南非:咱家的世界杯编年史
把中国孩子培养成“世界精英”的四堂课
在新东方工作有没有前途?
80后永恒记忆:《大话西游》,请问他最爱的人是不是我
留学美国,那些痛并快乐的日子
青春三宝:书籍、时间和健康
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
东方职场: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
名师杂谈:给大学生的10条忠告、方文山与读书境界
我们想要的和我们能得到的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