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开留言,很多都是大家看完奋斗给我的感想,谢谢大家那么细致的点评了我们的戏和我的角色!那天和宝钢导演,石康大为去了杭州做宣传,石康由于太投入一路上还在忘情的评论着人物角色和我们几个的表演,看来,他真的是太入进我们的角色了。哈哈
回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这么多优秀的演员,工作人员,名作家,敬佩的导演一起奋斗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经历着北京的桑拿天,但还是那么的兴奋,因为我们都在奋斗着。记得刚开始还是和导演一起去宣传风吹云动心不动,导演正好在筹拍奋斗找演员,听到奋斗的内容我对导演说“导演我就是八零后的典型北京女孩!”这一句话印在导演心里,回了北京他就邀我去了剧组。奋斗的戏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因为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身边,就是我生活中见过的八十后的年轻人,石康的每一句台词,导演的每一次对我演技的开发我都能深刻体会到。当然,这也是一部青春立志戏,是激励在这个社会上每一个年轻人的好戏。
杨晓云这个不折不扣的北京小人精儿刚开始我还在跟导演说这种可爱的人物我塑造的很多了,也觉得剧本里的晓云有些“疯巅”和“蛮不讲理”,可是经过导演和石康给我的分析,我越来越觉得晓云的那份幼稚天真和真诚的不讲道理在老公向南那里是多么真实。在戏里晓云历经最早结婚最早离婚,和向南过着搬家结婚的日子,又有了自己的小店,最后才知道真正的爱还是向南,她虽然经常撒娇欺负老公,说好逛商场老公要听的那三条规则,自己的衣服不准低于一千,老公不准高于五百,可是最后看见一千多元的西服豪不犹豫的买下给他,最后自己却买了打折的小衬衫,呵呵,到最后嘴里叫着不平衡,可是心里却美滋滋的。也许这个人物太过平民化,可是生活中这样的小可爱观众们仔细想想身边有没有呢?会不会是你自己呢?
《希望用这部电视剧读一读青春。很多人的青春。那些叛逆与努力,那些真诚美好,那些挫败与不服,那些嬉皮笑脸与花言巧语,那些激情与迷茫,不许痛苦,不许哭,只能讲笑话~
赵宝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