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亚冠北京国安雪战体育 |
雪在烧,勇猛的身影,激情的奔跑……
小沈阳:“我在三亚看雪景呢,你呢?”
北京国安:“我在日本呢,我赢雪球呢!”
这一天,北京国安不仅仅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赢了是,即使输了也是。川崎前锋亦是如此,日本足球刚刚经历了东亚四强赛的惨败,北京国安亚冠赛场上客场3:1力克川崎,等于往日本足球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看台上观战的日本队主教练冈田武史的脸和东亚四强赛上一样,芥末的颜色。
形象地说北京国安是往日本足球的伤口上撒了一把“雪”——一把燃烧的雪,燃烧的是自己的激情,灼痛的是对手的伤口。
即使最挑剔的球迷,恐怕也不会在北京国安精神斗志层面上再挑剔出一些什么了,日本球员一向以顽强著称,至少这个漫天飞雪的夜晚,北京国安在对手面前更像是精神的强者,90分钟,豪气冲天,激情四溢。
13年前,金志扬时代的北京国安曾经在亚优杯上客场2:0击败过川崎前锋的前身——川崎贝尔迪,那场比赛国内没有电视转播,那场比赛北京国安穿的是白色的比赛服,那场比赛进球功臣之一周宁曾经回忆道:赛前准备会上金志扬给队员讲的故事是——“南京大屠杀”。
13年,弹指一挥间,我相信在对阵川崎前锋之前洪元硕不会再给队员讲“南京大屠杀”,换句话说,任何一名中国球员在如今中国足球千疮百孔的背景之下对阵日本球队,已无需再用类似“南京大屠杀”的故事权充动员;我的意思是,如果中国足球再不奋发图强的话,本身上演的就将是一幕“大自杀”。
在北京国安气吞山河的高昂斗志面前,你忽然发现日本球员的形象变“小”了,稻本润一——一个见过大世面的日本球员都是如此,脸上的无奈,像过火后的焦木。
精神不是万能的,这是一个真理;但在此之前的另一个真理的是: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从中国队征战东亚四强赛,到北京国安亚冠挑战东瀛,中国球员的精神体现一脉相承,胜利结果也因此一脉相承——至少,这是貌似“偶然”中的某种“必然”。
雪,是从川崎的上空飘散下来的,但客观说,这场鹅毛大雪给主队技战术发挥所带来的影响要大于北京国安,川崎前锋是一支比较典型的“日本风格”的球队,注重脚下技术与地面传接配合,这样的风格与积雪的场地格格不入;相反,以北方球员为主的北京国安倒是更轻车熟路一些,不论是张永海还是王长庆,从小到大大体都有过“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的踢球经历。
正因如此,相比于对手,北京国安在身体对抗上的优势显现出来了,在体能速度上优势显现出来了,而洪元硕所采取的相对简练、直接的战术,也发挥出了功用,何况,超高的射门效率又适时出现——6次射门,4次射正,3次破门,这几乎是一个“世界级的高效”。
与日本足球斗中场、比技术、拼脚下,短时间内不是中国足球理智的选择,而避其锋芒,积极的拼抢之下首先构建稳固的防守,然后利用对手大举压上的机会发动简单明了快速反击才是取胜之道——东亚四强赛上的中国队如此这般,亚冠赛场上的北京国安也是如法炮制。
饱满的精神斗志必不可少,不惜体力的拼抢必不可少,身体优势的发挥必不可少,稳固的防守必不可少,快速简练的反击必不可少……只要做到上述几个必不可少,那么中国足球面对日本足球之时,战而胜之也自然将是必不可少。
我不认为北京国安回到主场再战川崎前锋会较之此番客场更容易,除非那天北京也是漫天飘雪,自从上赛季最后阶段洪元硕上任以来,北京国安客场比赛就颇有心得,这是防守反击战术的功效使然,接下来,北京国安若想在主场比赛中如鱼得水,如何提升整体进攻战术的含金量将是一个严肃的课题,总的说来,这是一支“遇强不弱”的球队,也是一支“遇弱不强”的球队。
真正的“强队”,理应是“遇弱很强,遇强更强”的。
北京国安赢得了一场“雪球”,而胜利就该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