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黎平天生桥杨沐春涓侗族 |
分类: 游在大中国Road |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天地造化,鬼斧神工。走出天生桥时,不由得自言自语。
黎平的最后一站,当地人推荐我去天生桥。“这可是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天生石拱桥。”
紫云英是被用作绿肥的草本植物,在路旁密集地生长着,摇摇摆摆的,将田园山水分割成紫一块,绿一块,黄一块,粉一块,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天生桥隐蔽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即使到了立有标牌的大门口,也还不见踪影。这一带已属于黎平著名的八舟河景区风光,由喀斯特地貌景观,江、河、溪、库水域景观,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景观,丘陵草地景观以及村寨田园风光组成……天生桥就是八舟河上的代表作。
“还有200米左右,我们必须徒步……”我乐了,“这种方式更合我意……”
石阶小路窄窄弯弯地扭动着身躯,两侧的树木在头顶上交拢成浓荫遮蔽的小道,不知名的树木、花草连连地涌进眼里,不时地停下脚步凝视几秒,对那后面隔着一层面纱的天生桥更有了迅速撩起的期待。
杉木和垢皮树不时立在眼前,这两种林木都是黎平必不可缺的商用材,前者广泛用来建造木楼,垢皮树的树皮则是侗家人造纸的主要原材料。
转过最后一个突出的溶岩,视线顿时开阔起来。一个巨大无比的石窟窿呈现出来,不用说,这就是行游而至的目标——天生桥。天啊,真的是雄伟壮观!造型精致,拱弧浑圆的犹如打磨过,拱面光洁得犹如涂了油喷过漆,顶部岩层规整得更像是机器处理过,没有任何瑕疵和症结。据实测,桥宽有118米,拱跨达138米,拱高有36.6米,拱顶上面的岩层厚度竟有40米,这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数亿年河水溶蚀、冲刷以及岩体坍塌而形成,难怪已被录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总面积达11万多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土地面积60%以上,是全球亚热带喀斯特地貌面积的1/4。这在我后来的贵州旅行中,不断地被遇到被印证。在这片喀斯特发育地区,地下洞穴交错,裂隙相通,地上岩石奇峰兀立,构成了各种各样完美的地上景观和地下溶洞景观,比方,隶属于贵阳花溪区的天河潭。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个溶洞也是一个世界。天生桥算是喀斯特地貌在黎平这块土地上留下的经典之作。而此外,这一带的溶洞岂止一个,从天生桥下去,可以看到少寨的溶洞群、飞龙洞和逍遥洞等等,更会明白什么叫天物造化,神奇不有。
如果仅仅是看天生桥,而忽略岩顶部和周边的植被群落,绝对是个失误。曾艳说,这周边生长着35种乔木,以黎平桂花和青冈为主的种类繁多的灌木、藤木以及草本植物,四季常青。八舟河连接的林间岸畔,栖息着锦鸡、画眉和八哥等数十种珍禽。
如果是诗人,忍不住会诗兴大发;如果是画家,会立即挥笔勾勒;如果是作曲家,脑海里会即刻漂荡起音符;如果就是一个普通的游人,也会为其震撼而心起波澜吧。
“此景唯应上界有,缘何造化竟移斯?”前人如此吟诵,权且作为概括。
“树木园?”车子驶出天生桥大门不远处我又被这林木中出现的三个字吸引住。也许是刚才的游兴还未尽,也许是眼前这油画般浓郁的场景让我不忍放弃,也没怎么征求同行人的意见,我就叫司机踩下刹车器。弃车而上,投入鸟鸣啾啾,花草、灌木、植被和大树网络起来的园林天堂。我仰天吐纳,抛却一切的牵绊,觉得此刻是一种寻觅到的心境,离幸福真的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