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津巴布韦之旅14/:穿越哈拉雷,我看到了什么

(2009-01-20 10:08:26)
标签:

津巴布韦

旅游

春节

春晚

梅兰芳

奥巴马

分类: 环球季候风Global

从哈拉雷去东部高地是一段不短的路。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我发现一个小小的变化。在彩虹酒店的门口,已经等候我们的游车后面挂上了一个平板拖车。我们一行11个人的行李被酒店的服务生一个一个地安放了上去,当最后一个箱子放稳后,我们的津巴布韦司机,一个大眼睛,憨厚的,不爱说话却常常腼腆的爱笑的司机将一个厚实的搌布盖了上去,这个细节让我对他的细腻周到刮目相看。我第一次和他接触,开始问话,他说:“防尘、防晒……还有方便管理”。这在后来不断长途跋涉的途中,他的话都在一一验证……看来这段旅程的确不近,很快我就发现在拖车的一角,还多了一个大油桶,为了避免途中加不上油,司机可是作了充

分准备。

津巴布韦之旅14/:穿越哈拉雷,我看到了什么

津巴布韦之旅14/:穿越哈拉雷,我看到了什么

 

 

津巴布韦之旅14/:穿越哈拉雷,我看到了什么

我有几分留恋和几分兴奋地钻进面包车。后来这种感觉几乎出现在每个我抵达的地方,兴许这就是异地带来的幻觉。出发时正好是津巴布韦时间1:00pm,我的眼睛开始了忙碌。脖子不断地扭向车窗外。哈拉雷的街道比前一天热闹起来,因为之前是周日,这里的人还在遵守着英国人的留习,休假在家,很少出户。Mikirina 一直跟随我完成整个穿越津巴布韦的行程。她是标准的津巴布韦妇女,壮硕的体型,可以把我这个在国内还算身高马大的人装进去。她穿单色的夏装,脚上和大部分当地人一样经常是人字拖鞋,在后来攀登大津巴布韦时我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Mikirina 最漂亮的是她的面孔,大而双的眼睛,总是闪着明亮而清澈的光,肌肤柔滑的像是裁减了的黑缎子,这样的肌肤质地是很难长皱纹和看得见岁月催生的瘢痕的,大凡非洲人都有这个优势,多少有点让我羡慕。

津巴布韦之旅14/:穿越哈拉雷,我看到了什么

在正式上路前,车子先开到市政府附近的一个公司门前。Mikirina要先去取文件,等候的时候,车子正好停在哈拉雷的一条大街上,我可以仔细地瞭望一下城市风光。脑海里不时地与先前了解到的信息对接。很多年前,在南部非洲,甚至在整个非洲大陆,津巴布韦算得上是一个富裕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准甚至比我们的水准只高不低。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内土地政策的问题以及西方社会的干预(后面细述),一切都好像脱离了轨道,出现了异样……哈拉雷市民从我的视线里走过,他们的穿着大多简单随意,年轻人大多是颜色鲜艳的休闲装扮,年龄稍大以及从农村来的,基本是民族服装为主。穿职业套裙、西装打领带的人出现时我就猜测他们的身份,偶尔会有着土绿色套装的男人经过,帽子让他们的气质与众不同,很快我知道他们是警察。

街道边的建筑值得一提。有很多精致的,风格独具的建筑伫立在商店、银行、政府机关以及快餐厅间。白色的线条框架,红色的、黄色的外墙,洋葱式尖顶,彩色积木搭建的构图,有明显的现代建筑和殖民地建筑的风格,这种风格几乎弥漫到津巴布韦的很多城市,成为阅读这个非洲古国不可忽略的标签。

我的镜头被吸引了过去,车门打开的瞬间,涌过来几个街头的孩子。显然是要吃的,随手递过去一包快餐面。10岁的男孩高兴得手舞足蹈,黝黑的面孔上露出白白的牙齿。他的欣喜让我快乐。在车子离开时,他向车上的人们用力挥手,依然带着感激和谢意……有人告诫我回避此类问题,我觉得那太假了,假得让人怀疑。任何地方都是多个层面,这才是真实生活的面貌,而从真实中挖掘善良、光明和希望才是真理的救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