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同名短篇小说。和原著一样,它有一个很小资的名字,一个立场暧昧的主题,却刻画了真实的人性。导演李安用它擅长的电影语言,表达出了原著的精髓,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改编。
小说《色·戒》只有1万余字。张爱玲以她一贯淡淡的文字,在看似不经意实则字字珠玑的描写中,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非常注重留白。故事起承转合的关键之处,往往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带过,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小说这样写没问题,电影这样拍,却会让观众如堕云里雾里。看得出来,电影《色·戒》在剧本上很下功夫,把小说中原本留白之处,用有血有肉的细节一一加以丰富。这才有了两个半小时却并不显冗长的影片。
如果说张爱玲小说版的《色·戒》是一副淡淡的中国水墨画,李安电影版的《色·戒》就是一副色彩浓烈的西洋油画。它能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摘得金狮,不足为奇。
谈完电影和小说的区别,再谈《色·戒》的主题。
女主角王佳芝(汤唯饰)和男主角易先生(梁朝伟饰)都是特工(特务)。只不过王佳芝是重庆国民政府的特务机构派出的非专业美女特工,从民族大义上来看,她是革命志士;易先生是南京汪精卫伪政府特务机构的特务头子,从民族大义上来看,他是大汉奸。王佳芝打入易家,施美女计迷惑了易先生,使他步入陷阱。正当刺杀行动要成功的关键时刻,她却因他送的一枚6克拉钻戒而一时动了真情,现场通风报信使易先生得以逃脱。结果,逃得性命的易先生回过头来,毫不留情地将参与此次刺杀行动的革命志士全部枪杀,包括一时情迷心窍救了他的王佳芝。
这是一个暧昧而敏感的主题,却刻画了真实的人性。在王佳芝戴上易先生送给她的钻戒的那一刹那,这里没有正义是非,没有民族大义,只有女人和男人。
这样一部主题的电影,放在二三十年前的内地,是绝对无法公开上映的。
从字面上给《色·戒》解题:色,美色,引申为情色,情感,感情;戒,警戒,警惕,戒备。连起来就是“警戒产生感情”。结合影片故事情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特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动什么也别动真情,谁动真情谁就死定了。
由此推而广之,电影和小说企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人,尤其是女人的感情是复杂和脆弱的,且往往是感性的。王佳芝在那一瞬间做出的害人害己的错误决定,从表面上看是她革命意志不够坚定,实际上就是女人的这种感性和脆弱的表现。站在民族大义和正义的立场,你可以谴责和批判她。但是客观地说,毕竟她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特务。老吴说她之所以能赢得易先生的信任,最大的优点就是把自己当麦太太。这其实恰恰也是王佳芝最大的弱点。一个普通的爱国女大学生怎能长期承受内心的压力、恐惧和寂寞?相反,作为职业特务,作为男人,易先生在这一点上与王佳芝相反。他虽然一时被王佳芝的美色所迷惑,放松了警惕,但是当危机出现时,他比兔子还跑得快,比豺狼还凶狠冷酷。
最后点评一下演员的表演。
梁朝伟不用说,他甫一出场,阴鸷的眼神就令人不寒而栗。全片台词不多,却把这个反面角色的内心孤独和恐惧刻画地入木三分。影片结尾,他签署枪毙王佳芝等人的命令后,当行刑时间到了的钟声敲响时,眼眶几点闪烁的泪光,说明了他也不完全是铁石心肠。大汉奸也曾动情,只不过心比别人毒辣而已。
汤唯也还不错。尤其是在戴上钻戒的那一瞬间,她脸部的表情和眼神特别到位,只是唱天涯歌女那一段不太自然。
王力宏除了外形太洋气之外,对热心爱国青年这一角色的拿捏算及格。陈冲扮演的易太太虽然戏份不多,但也比较出彩。
《色·戒》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值得大家一看。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