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的时候,一遇到有特色的食物和玩意儿,都是被冠以‘老北京’的开头。比如:老北京炸酱面,老北京爆肚,老北京酸梅汤,老北京切糕,老北京三轮儿......逛了几天,逐渐的有了点认识,被冠以‘老’是在强调它的正宗,表示这玩意儿是从久远而来,是从祖先手里头传下来的。
书中也曾有这样的描写:...油汪汪的一小碗干炸酱,两根顶花带刺的嫩黄瓜,一碟很罕见的煮青豆,半碗萝卜丝,捞了一大碗面的半大小子,手里捏了俩白胖的紫皮蒜瓣,谁都不理的蹲在那里,一口面就着口蒜,把那面吃的是气吞山河般的壮丽。这样的晚饭透着老北京的生活气息,这就是老北京炸酱面了。有着勾魂的力量。
到了北京了,心里不由自主的就把原先看过的关于炸酱面的情节拿出来温习着,尤其是在地铁里往目的奔忙的时候,每个人都若有所思的想着什么,我,在未吃到地道的炸酱面以前,想的就是小碗干炸酱和顶花带刺的嫩黄瓜。难道,到了这个地界,炸酱面真有勾魂的力量?在家时,也没见对炸酱面的向往有这么强烈。怎么到了北京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感召,饿的时候,脑子里就是炸酱面,翻不出别的什么来。还是尝到了:老北京炸酱面。是在一条特别寻常的胡同里,一家小店,干净,也没几个人,女主人干净利落,一口地道的京片子,招呼着坐,招呼着吃,那两大碗炸酱面端上来了,面码和书里的一个样:黄瓜丝、萝卜丝,煮的黄豆。吃完了,心满意足的走出来,又上了前门接着逛。
上马饺子,下马的面。回来的路上就一直打算回来做顿炸酱面的。
老北京炸酱面,制作起来不难,配料也简单,我也没用其他的什么酱,就是一般的甜面酱,颜色油黑,炒出来的炸酱不怎么齁咸还特有味道。面码也是切了两次。
那晚,面条和面码还有炸酱一起被家人吃了个精光,还意犹未尽,看来,这老北京炸酱面还真能勾魂儿哈!
要特别感谢为我制作了水印的璐稔同学!水印好漂亮,谢谢哈!

这是第二碗拌好的面:

老北京炸酱面
材料:面条、五花肉丁(偏瘦)、面酱、黄瓜、花心萝卜、绿豆芽菜、青豆、黄豆
调料:盐、鸡精、白糖、食用油、清水
做法:1、面码的制作。将萝卜和黄瓜洗净,切丝。绿豆芽洗净,用开水汆烫一下。捞出。青、黄豆用盐水煮熟,捞出。
2、炒酱。热锅倒油,油量要大一点,六七成热时,放入肉丁,煸炒,开中火。待肉变色后,放入面酱,尝其咸淡后调入适量的盐。翻炒,据其稀稠,倒入适量的水,还是开中火熬制。放入适量的糖,待熬至粘稠后,放入鸡精,关火,盛出。
3、下面。面条煮熟后可以在凉开水中过一下,也可以不过水。放入面码,舀上炸酱,即可。吃之前要充分拌匀,或者就着蒜,淋点醋,放点辣椒油,味道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