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左宗棠评传》:从落榜生到封疆大吏

(2013-07-08 11:09:58)
标签:

左宗棠

李连利

365

文化

分类: 品图书影视

读《左宗棠评传》:从落榜生到封疆大吏

最近几天,全国各地高考成绩纷纷公布,按省招录的方式,让学子们有喜有忧。在100多年前,左宗棠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他多次落榜。1835年,本来他会试上了分数线,但是由于湖南省考生太多,他又被刷了下来。

左宗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如何能够从一个落榜举人成为一代名臣。最近读了李连利先生所著《左宗棠评传——晚清第一帅》,对左公的一生有了全新的认识。该书叙事结合评论,将左宗棠的一生做了纵向梳理,突出成就进行了分类横向评说。读书、农业、思想、洋务、军事等分门别述,叙事客观而夹杂作者个人的态度,读此书,既能学习知识,又能交流思想。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以及图书作品中,左宗棠跟其同时代的曾国藩、李鸿章相比,出镜率要少很多。提到左宗棠,大家的脑海中出现的都是横刀立马闯新疆的形象,实际上,他收复吐鲁番,奏请将新疆设省的时候,已经66岁了。

 

左宗棠是个落榜生

 

左宗棠自幼聪颖,学识渊博,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却奋斗一生会试也没考过,学历止步于举人。他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出身卑微,是上门女婿,妻子贤德端庄,做他坚强后盾。他才学横溢,声名远播,被社会名流和朝中重臣所推荐,他的种田、教书、幕僚的工作经验,为他成为封疆大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我的眼光来看清朝的会试,像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也像高考。现在的高考分省录取,当年的会试也要平衡该省的考生分数。左宗棠自幼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聪明伶俐,学识渊博,可他不是个应试型学生。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1832年,他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第,但此后的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屡试不中的他,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用今天的话说,一个高考落榜的学生,在用打工、读书等方式来寻求出路,他的才学和能力被后世敬仰,当然也存在众多争议,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多彩。 

左宗棠是林则徐女婿吗?

 

网上流传不少段子,说左宗棠是林则徐女婿。其实这是个谣传,左宗棠崇拜林则徐,并被林则徐看重和举荐,两个人没有亲戚关系。

左宗棠尽管没有考上进士,可他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重,有不少名人跟他攀儿女姻亲。他的长女嫁给当时政坛巨擘陶澍的幼子陶桄,他是陶桄的老师。

名满天下的林则徐对左宗棠十分器重,1850年1月3日,云贵总督林则徐因病回福建,期间停靠长沙休息。左宗棠被邀与林则徐在船上相见,二人彻夜长谈。自此之后,左宗棠将林则徐当做人生之师,并将此次谈话的诸多内容在日后的军旅、政治生活中实践。

他虽不是林则徐女婿,思想中却流淌着与林则徐相似的血。他秉承经世致用之学,骨子里浸透着抗争的基因。以众多抵抗派为榜样,像林则徐、包世臣和魏源等等。

 

封疆大吏是个多面手

 

左宗棠是个纯粹的草根阶层出身,自尊心极强,面对别人蔑视勇敢的怒骂“滚出去”。性格中带着孤傲和霸气,用自己的出色学识和力挽狂澜的能力在晚清纷乱的政坛中,冲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左宗棠科举屡次失败,才学和声望并没有因为落榜而受影响。他才学渊博,落榜三次之后,断了功名之心,潜心研究学问。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将他推向了战场,阴差阳错的走向了政坛,成为一名有实力的幕府。官职不大,实权不少,得到了实际的锻炼。此前他在农村种地的经验,为他后来治理一方政治,带来不少助益。

与李鸿章和曾国藩想比,左宗棠就是个学习不太好,脾气还挺差,运气还不错的人。在人家都当上处长的时候,他还在给大户人家儿子当家庭教师,担负养家糊口的巨大压力。从职场角度看,他发展的比较慢,而且从事的都是一线的作战工作,东征西讨。他心中一直充满抱负,自认无人能敌,说是自负,或是自信,其实还是有真本事。

读罢全书,总感觉太多语言也难以概括左宗棠的一生,他是个励志哥,从落榜举人奋斗到封疆大吏;他是个幸运哥,娶得贤惠媳妇,还有众多有前途的孩子;他是个可爱哥,有众多知心朋友提携他,帮助他。或许有人说他从政艰难,生活坎坷,我倒感觉他是个幸福的人,是个耐人寻味的人。

 

李艳波 2013年7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