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网球休伊特流氓奔跑费德勒 |
写下这个标题时,知道自己冒的风险有多大:),无数砖头可能已经向我飞来。但休伊特的粉丝们,请先容我解释再扔不迟。这里所谓的“流氓”是一个很严肃的词,与大家通常理解的意义不同。先锋评论家朱大可在《流氓的精神分析》中对流氓一词的文化界定是:土地的失去者和精神家园的逃离者。从这个意义上,大禹作为中国远古最早的流氓,传说他曾经因为不停的行走而磨掉了腿上的所有腿毛,他通过背井离乡和不断的跋涉,通过“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不知疲倦的行走最终达到了一个流氓所具有的最高物质高度。而李白,这个游侠诗人,通过对土地的不断背弃与占有在文学的国度里达到了最高精神高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两个最伟大的流氓。
话题似乎扯得太远。然而,在我看来,澳洲的网球名将休伊特就是一个在网球场地的方寸之间不断游走而达到网球高峰的网球流氓。他的不知疲倦的奔跑在终极意义上更加闪耀着哲理的智慧和光芒,难道,人类不正是试图通过对速度和移动的追求来突破空间占有空间的极限的吗?所以,休伊特在网球场上不知疲倦的移动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网球的意义。
说休伊特在网球场上有着超强的奔跑和移动,并不是说休伊特只会奔跑不会打球。但我们不能否认休伊特的奔跑能力无论是在他个人的技术特点还是与其他网球选手相比都是最为突出的,也是最让对手头疼和无奈的。正是靠着他的奔跑,他能在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快速移动中找到哪怕一丝对手的漏桶,同时凭借移动获得的短暂时间作出精妙的绝地反击,让对手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轰然倒下摇头叹息。
当然,休伊特的技战术优势绝不仅止于此。他的接发球技术几乎和费德勒一样出色,这是他保持稳定状态的一个利器。还有正手,休伊特的正手和费德勒一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只是旋转性稍差,但精准的落点和变线攻击同样让对手痛疼不已。休伊特最绝妙的应该是他的正反手穿越,那是在不断往返的奔跑中打出的,在两个球员揪心的匆忙而急促的移动中,那小小的淡黄色网球突然在休伊特几乎失去重心的身形下以一个清晰的轨迹奔向对手无法估计的空间,真的有一种万马千军中一骑绝尘而出的味道,那是在混乱之中突然理出了思路和找到了出路、答案的快感。而且,由于拥有出色的奔跑能力,休伊特在网前的控制能力也大为增强,这使得他与对手在网前斗法中胜率很高。正是以上的因素促成了一个杰出的底线型选手的出现。休伊特的弱点是的他反手,一般来讲力量、速度和变化都不够,但他的反手比罗迪克还是要强一些。还有发球,这是他最大的软肋。从最近看,他已经有意识的在改进发球,但力量、速度增大的同时,落点的准确性也就打了折扣,现在休伊特的发球成功率明显下降了很多。这是休伊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依靠出色的奔跑、成型的技术和稳定发挥见长的选手,休伊特最为可怕的还是他坚韧顽强的斗志,这使得他经常能够处逆境而不惊,相反却能够抓住对手一丝一毫的懈怠实施坚决的打击,这样的场景我们已经在网球场上见证过多次。如果萨芬拥有休伊特这样的心理:),不敢再想下去了。。。。。。我隐隐的觉得,休伊特和费德勒一样有一种超常的天赋,也就是场上的“第六感”,他们似乎能感觉到对手的心理动向,对手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决定着他们的技战术的调整和改变。有的网友也称之为“阅读比赛的能力”,我想,在这方面,休伊特和费德勒一样是杰出的。一个温网一个美网和两个大师杯赛的冠军头衔,绝非浪得虚名!
休伊特的流氓特性还体现在他对网球传统的颠覆。反戴球帽、大声喊叫、过于投入而不尊重对手、怪异的表情和动作,而且屡屡引起对手的反感和抨击,这些都是休伊特网球流氓精神的绝好写照。然而在他“坏孩子”的表情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一个真情男孩的本来面貌。与克里斯特尔斯的情变,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但让我们看到了休伊特受伤和痛苦的一面,那是他作为“普通人”动人的一面。由此引起的休迷和克迷阵营的大裂变也足可以见出休伊特在当今网坛的影响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