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2008-06-15 23:45:21)
标签:

旅游

香港

石板街

原创

摄影

分类: 人文纪实

香港有个石板街,以前去过几次,匆匆而过。这次是专程去的,就是想好好看看这个昔日的总督第一街。怀旧一下。

以下图片可点看大图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1、这是一个阳光的午后,人并不多。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2、但,这里紧临着兰桂坊,所以卖假面和化装舞会用具的店铺很多。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3、这条街还是较长的,而且是有一定坡度的。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4、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5、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6、这排铁栏已有很久的历史了。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7、两侧的楼房很有特色。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8、而街口的作白铁手工的老伯,为这古老的石板街平添了些悠远的遐想的空间。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9、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10P 

10、这里是步行街,您可以慢慢的走,慢慢的想。繁华闹市的一隅,还有一处让您静思怀旧的去处。

 

 

 

以下是网上的资料

石板街,其实即砵甸乍街,位于中环荷里活道交界至干诺道中环段,是一条香港著名的怀旧老街,史悠久的地面由一块块大石板砌成,故又得名石板街。石板街聚集了许多老旧的小店和摊子,充满怀旧气氛,所以吸引了电影人的注意,许多电影、电视和音乐录像带,如刘德华、郑秀文的《龙凤斗》、《无间道》等都特意到来取景,也有不少喜爱摄影的同好们喜爱前来拍照。

名称由来
至于「砵甸乍街」的名称由来,其实是因为香港殖民地时代的第一任总督砵甸乍爵士Sir Henry Pottinger )1843-1844)而命名。石板刻意砌成一块稍高,一块稍低,其实有防滑作用,以免下雨时因路面湿滑做成危险。后来中区填海,砵甸乍街延伸到干诺道中,这一段非用石块砌成,但人们仍称之为石板街。

商店
现在的石板街上还保存了许多老店,部份店铺还保留了从前铁皮屋的特色,游人可以见到街上搭建的绿色小屋,十足老香港的风味。这些店铺主要是售卖一些二手书、精品、特色玩具、杂货、成衣、配饰等,这些货品都是杂货色经营,价钱由几块起,可价廉物美。另外,还有几家专门替人制作画框的店铺,价钱方面则而视乎顾客对用料、尺寸等要求了。

地址
中环荷里活道交界至干诺道中环段

开放时间


交通
交通方面,从地铁中环站D2 出口转右直走十多分钟便可见石板街。顺带一提,石板街与兰桂坊 相距不过10分钟距离,两个地方一动一静,时尚与怀旧,对比出截然不同的感觉,非常值得参观

 

 

相关题材链接

20mm镜头下的香港1--雨中的维多利亚港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220ef010093hb.html

 

20mm镜头下的香港2--DV“狂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220ef01009khz.html

 

20mm镜头下的香港3--石板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220ef01009lsf.html

 

20mm镜头下的香港4--赵本山的花手绢丢到了艺术中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220ef01009mh5.html

 

20mm镜头下的香港5--商业元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b220ef01009n9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