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札记 |
小孩学习各科目,有什么基本规律呢?有一种看法,我比较认可。
学渣和学优的差距是英语,学优和学霸的差距是数学,学霸和学霸的差距是语文,学霸和学神的差距是艺术。从难到易,对应的就是人的天分、悟性、智商、勤奋。我认为,这个总结,非常到位。
语文和英语,是纯语言类,属于文科。
大多数家长,若不面对惨烈的幼升小竞争,绝对不会在孩子6岁以前,全力打造孩子的语文、英语基础。0-3岁,是人的性格形成关键期。3-6岁,是行为形成关键期。在3-6岁期间,脑布洛卡区都已经发育成熟了,是语言大规模认知爆发阶段。准确的抓住3-6岁幼儿园阶段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对于提升孩子入学后成绩,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英语,是非母语,若想学好,别无他法,就需要大量的输入,需要勤奋。任何人,只要方法得当,足够勤奋,3-6岁期间,都可以把孩子的英语基础打好。
语文,看起来简单,真想精通很难,需要悟性。中文,本就很难。一个人,想要写出好文章,要有深邃的思想。思想,来自于广泛的阅读、体验。小孩子想有很好的文采,不是仅仅靠勤奋就能解决的。所谓,文如其人。文章,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数学,的确需要高智商才能学好。我,就不能理解数学有什么难学的。数学,就两种可能性:读懂、读不懂。学习数学知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认知挑战。但是,一旦你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能够理解数学思维,学习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艺术,的确是要看人天分的。我儿子画的第一、第二幅画,跟其他同时学的小孩子相比,我也不得不承认,老师说他有天分是不夸张的。动画片看多了?对色彩、几何形状的输入量相对大?这些,都不见得能很好的解释不同人在表现艺术时思维的差异性。
思维执拗,尤其是逻辑思维非常好的学生,很容易止步于学霸一级,无法企及学神。学神,要的就是天马行空的思维,迥异与常人的洞察力、表现力,这不是仅凭高智商就能解决的。
小孩的早期教育,要从这四个科目入手打造综合素质。自鸡,我的主攻点,就是艺术和数学。语言,交给孩子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