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价值

(2018-04-28 11:27:16)
分类: 投资札记
  目前,市场里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没预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投资价值影响,而银行管理层都在为此做准备,在财报中蓄积力量,为接下来的改革准备弹药。因此,客观讲,投资者的整体预期相对偏乐观,管理层相对保守。站在当下,的确不太好量化评估3年后,银行业绩变化,但是,必须要意识到冲击必然存在了
  我认为,优秀的商业银行,要尽可能的实现非息收入占比5成,大幅度降低对资产扩张依赖,降低周期性,提升股东回报。因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负债市场化程度很高,在负债端占不到便宜,资产端能力差上差下,导致的实际利益空间差异相当有限,除非存在极强的金融科技导致风控水平异乎寻常,否则,没什么大油水可捞。非息收入不一样,依赖银行对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靠差异性竞争带来稳定回报,值得银行加大力度投入。陶行强调的巨大优势,指的就是非息收入领域布局和差异竞争力,存在很明显的轻资产运营能力。
  资管监管,导致银行非息收入泡沫破裂,你看到银行非息收入下滑不是暂时的,实际上对应的就是影子银行监管带来的实际影响。在此之前,投资者看不清这里面的猫腻,现在会较为清晰。指望卖点理财、基金、保险,收个手续费什么的,就想混过去,太天真了。银行,必须要深入到企业业务中,为企业实实在在的做好金融服务,才有机会赚到轻资产的好钱。我反复强调兴业这方面在业内是具有优势的,找个银行业从业问问就知道了,就是不信。数据,开始暴露了。每个季度,你都会看到变化。
  当下这些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单看报表未必能看到未来的实际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很大,冲击难免,扩张乏力,导致业绩增长有压力。一季报没出来前,大家都很高预期,那是因为不良拐点到了,但是,这不等于国企去杠杆不会升级不良压力,也不等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没影响。考虑到这些因素,各银行的投资价值就变得模糊了
  股份行里,兴业和民生H,估值低,有较为明显的投资价值,招行估值高投资价值最差,3年内必然看到结果。四大行,几个大的潜在冲击量化较难,看政策变化,也不存在什么估值溢价可能性。市场,洗脑了大批投资者,瞎炒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