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与偏见

(2018-03-05 08:11:07)
分类: 投资札记
  令人诧异的是,这些没有真正竞争优势的银行互相竞争,却也还能拥有高回报率。部分原因是因为贷款比率比过去几年提高了。有的银行因为放坏账而陷入困境,但是这种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投资过银行。20 年前,你要是问我银行是否能达到今天的盈利水平,即在债券收益率为 4.75% 的环境中,大多数银行能获得高达 20% 以上的有形净资产收益率,我肯定说不可能
--巴菲特

  巴菲特看到一批没有真正竞争优势的银行相互竞争,选出了所谓最具有竞争力的银行,最终的结果,是伯克希尔买了一堆银行。他可能用了几十年才想明白,那些没有真正竞争力的银行到底做对了什么。20年前,巴菲特重仓富国银行时,也没想明白银行这个生意为何这么强,他也认为大多数银行不可能保持很高的净资产收益率
  银行,可以用高杠杆,赚一点点钱。即使,债券收益率4.75%,银行赚1.5%,10倍杠杆,就足以保证15%净资产收益率。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导致银行保守经营下,审慎投资,即可确保获利能力。其他行业,想要长期获取15%净资产收益率,就非常的艰难。银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法定高杠杆运营,政府保护了这个行业独特的竞争力
  巴菲特,也是用了几十年才看懂银行。中国投资者看不懂,也没什么可奇怪滴。
  数据,不是用来预测未来,而是解释当下。如果,你能客观的看清当下数据产生的原因,就能较好的理解未来发展的趋势性。银行,是唯一可以高杠杆运营的特殊垄断性行业。任何一家银行,只要能审慎的赚取利差,净资产收益率都会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巴菲特,也曾对银行业持有偏见,但最终还是选择跟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