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兑与变革
(2018-03-02 16:41:02)分类: 投资札记 |
刚性兑付,就是个笑话。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隐含的刚性兑付,纯属扯淡,背后对应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刚性兑付不打破,高净值人群躺在理财市场每年吸血5%的永动机就不会停止,中国金融市场大发展就谈不上。
做基金,很大的竞争对手,就是银行理财。大多数投资者,去掉各种取费,复合增长率都很难跑过10%,银行理财刚性兑付5%,何必要去投资股票市场?对很多高净值人群来说,所谓最安全的投资市场就是银行理财,而银行理财就像是裸奔,背后对应于庞大的资产风险,无法通过金融市场消化。刚兑不取消,中国金融市场很难大规模发展。
全球金融市场资产托管总量达到1000万亿人民币以上,一家大银行托管资产可以超过全中国所有银行托管资产总量,背后的原因,就在于金融市场产品的复杂度和生态系统的完善程度。如果,取消搞笑的刚兑银行理财市场,高净值人群转身进入金融市场,为了规避风险,就会派生出大量的金融衍生品,这会给基金、保险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会给银行业带来中间业务大发展良机。很多生意,会外包给银行,银行就变成资本市场、资产管理业务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辅助机构设计、发行金融产品,市场的丰富程度就会发生很大变化。
今年,可能是银行理财刚兑破冰之旅发起的时刻,此时对金融市场的重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之外,有个癌变肿瘤,投资者遇到兑付问题就去砸银行,这种搞笑版的金融故事,在未来十年不能再上演了,否则,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到你家就变成这个死样,谁来跟你玩?外资机构投入大量资金进入中国市场,要依赖市场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机制控制风险,而不是等着肿瘤无限膨胀。银行理财刚兑肿瘤不切了,市场好不了。
变革,带来最大的变数,就是无风险收益率下降,市场资金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产品结构丰富,同时会造就一批差异性经营机构,带来发展空间。做资产、做服务,这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做服务,深入到各种金融产品内部,成为链条中专业咨询业务提供商,自然就变成轻资产了。
前一篇:兴业银行:做中国的纽约梅隆银行
后一篇:理财与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