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20世纪才真正成为人类关注的重大疾病,因为,19世纪属于肺结核。随着人类人均寿命不断提升,癌症才逐渐凸显,成为人类生命最大挑战。在此之前,人类还沉浸在同传染病做斗争的时代。
上个世纪,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来说,是一个黄金时代。爱因斯坦、波尔、海森堡、薛定谔,这一代天才,为人类科学技术进入相对论、量子时代打下坚实基础。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发现,才正式打开生命科技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癌症是基因突变导致滴,这种认识从科学的基础上成立,不过半个世纪。在此之前,人类在古希腊时代对癌症的理解是黑胆汁积累导致,一直延续到19世纪,人类还停留在这个认知水平。科技发展,是存在层级的。当基础科学还未建立时,应用科学发展的空间就会严重受到限制,很难建立突破性进展。
基因突变的原理到底是什么?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文中预见,基因突变是一种量子跃迁行为。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解释,而现实是,基因突变的另外一种常见模式,是量子隧穿效应。在四种脱氧核苷酸配对形成DNA的过程中,由于存在量子隧穿效应,使得在配对过程中出现错误。这种认知,是21世纪量子力学、生物学发展深入后才形成的最新认识。之前,人类对基因突变的理解,还停留在射线、辐射导致量子跃迁效应,还没深刻认识到量子隧穿效应问题。
简单讲,就是无解,这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细胞恶性复制效应,就像是一种随机现象。你,不能改变人类这种生物机器的基因突变机制,也无法预测何时出现量子隧穿效应形成突变,就很难根治癌症这个顽疾。所以,癌症,可以说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是和平年代人类最顽强的对手。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类之所以还没搞定癌症,最关键原因,还是对细胞的理解不够深刻。费曼说的话,就是关键,因为,人类还不能造出来。当人类可以人工合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可以彻底实现细胞打印,癌症自然也就变得不再是不可战胜滴。当人类,可以随意通过计算机定制客户的指定组织、器官、细胞时,根治癌症就变的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从合成生命的最新进展看,距离合成一个完整的细胞还有十万八千里。这里面,最为艰难的科技问题,其实就是如何形成常温下相干性。人类也是21世纪才深刻认识到,在常温状态下,细胞会出现相干性,这是非常反常识的。我们在制造量子计算机时,降温到绝对零度附近,以实现量子波动性,但是,细胞不需要绝对零度,在常温下就可以出现相干性,实现量子效应,可以量子隧穿,这才是最神奇的技术。这就是为何一片叶子,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实现几乎100%利用太阳能的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