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阴跌比急跌还可怕

(2009-08-14 16:03:02)
标签:

证券

财经

启明

新股发行

走势

分类: 启明看市博文

 阴跌比急跌还可怕 

 

 

  市场再次下行接近100点。这是强势行情中很少出现的阴跌走势。一般市场走强进入牛市的时候一般都是慢涨快跌。前面7.29的走势是一种正常的走势,但是我们看到今日市场的恐慌情绪得到了快速蔓延。那么可怕的阴跌之后还有什么吗?《房地产板块能否担起反弹重任》

 

  首先:阴跌比急跌可怕的是背后的阴谋。一直关注启明博客的朋友会发现前期坚决看多的我们,在7.20之后就变得相对谨慎了,原因很简单,基金要出货,要减仓,要换仓,不调整是不可能的。面对着市场的疯狂我们认为市场的调整是正常的。从暴涨逼近3500点的疯狂杀跌到目前的急跌。只能说节奏快了点,本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基金调整的生命线也逐步开始出现左右,地产开始了止跌,金融开始了止跌,有色开始了止跌……只是引发的连锁效应和他们先见顶是一样的。所以阴跌背后显示了基金的减仓力度和一些预想不到的事情,这才是最可怕的。《基金开始防守反击》

 

  其次:多重因素引发调整的幅度和速度加快。这轮行情的调整是我们可以预测的,我们也做了短线的全部清仓,中线的留仓。那么下跌速度加快,我们认为和两个原因有很大关系。一个是政策面的新股发行速度有关,流动性推动的牛市之后是大量的新股发行。中国建筑的上市彻底将大盘打入了冷宫,调整开始,这是监管部门的暗示还是估计的行为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下跌是实在出现的。其次是经济数据没有好转,支撑股价持续上行的因素有点单薄了。这点笔者在北京台做节目的时候就提到影响下半年走势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企业业绩的增长能否跟上。

 

  最后:面对急挫不着急,机会在下跌中会逐步的浮现。和单边的做空和害怕相比,我们认为投资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前期一个朋友听启明讲课基金潜规则不以为然,拼命买入金融地产,今日终于明白原因,大呼早知道就不买了。股市没有早知道,现在知道也不晚,否则您恐惧中割肉之后再次后悔。所以把握市场核心主力的运作规律对于投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本周六笔者继续做客主升浪大讲堂主力揭秘栏目,本周主讲:《暴跌背后的那些事》,明白了原因,制订了策略剩下就是我们按部就班的投资了。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持续的强化执行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您一直都在找方法,那么奉劝您一句,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不要再找了。坚持去做就能成功。成功=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的坚持。其实股市不麻烦,战胜了自己贪婪和恐惧,没有了暴利的追逐我们就会走向稳定获利的路。

阴跌比急跌还可怕

点击进入主升浪网站


 

http://www.readerstimes.com/bbs/attachments/forumid_56/20080223_9d00855bea48abd988656fTcQIdc7yYX.gif市点评

启明看市场【每日更新中】阴跌比急跌还可怕               震荡行情如何抓住主升浪

证监会辟谣维稳 传递"救市"信号              私募"中场休息":上月已清仓


 

http://www.readerstimes.com/bbs/attachments/forumid_56/20080223_9d00855bea48abd988656fTcQIdc7yYX.gif热点解读

五步跨越做职业操盘手                        怎样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 阴跌比急跌还可怕

再现百点暴跌真相市场究竟怕什么             如何窥透基金持仓底牌【视频】


 

http://www.readerstimes.com/bbs/attachments/forumid_56/20080223_9d00855bea48abd988656fTcQIdc7yYX.gif选股基地

私募教你读懂财务报表                        保资QFII调仓路径揭秘(股)

五只股票同受巴菲特索罗斯青睐               军工股重组潮起(名单) 阴跌比急跌还可怕


 

http://www.readerstimes.com/bbs/attachments/forumid_56/20080223_9d00855bea48abd988656fTcQIdc7yYX.gif主力动向:

8月13日主力流向   8月12日主力流向    8月11日主力流向       更多主力流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