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洋奶粉吹响“集结号”
(2008-09-17 17:17:56)
标签:
评赛观赛三鹿奶粉事件洋奶粉集结号杂谈 |
分类: 百姓时评 |
三鹿奶粉事件震惊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雪上加霜的是,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检测结果,全国22个奶粉厂家的69个批次的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的知名品牌。一时间,国内奶制品行业哀鸿遍野,国内品牌奶制品遭遇空前信任危机。奶粉消费者只好把目光无可奈何地投向洋奶粉。
然而据《新闻晚报》报道,有迹象表明,进口奶粉正在酝酿新一轮涨价,个别洋奶粉已经悄然涨价。尽管其公开的理由是原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或者是新产品配方升级,但人们还是有理由质疑,在奶源成本价格已经基本稳定,国内奶制品行业落难之际,洋奶粉酝酿提高销售价格,到底是为了什么?
商场如战场。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企业发展无可厚非的选择。所谓机遇,既有主观努力的因素,也有市场变化的因素,还有就是竞争对手的重大挫折。国内奶制品行业出现的问题,给洋奶粉突然让出了巨大的市场,对洋奶粉而言,无疑是难得的机遇。利用这个机遇,趁机扩大市场占有率,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趁火打劫,哄抬价格,既要击垮对手,又要逼消费者多掏钱,洋奶粉厂家不要太冷酷啊!
我们希望国内奶粉厂家应该积极面对困境,立即召回问题奶粉,找出问题症结,堵塞各方面漏洞;政府要真正吸取教训,以民为本,加强监管。只有坦诚面对,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重拾消费者信心。毕竟,完全指望洋奶粉来满足国内需求是不切实际的,而能够喝得起洋奶粉的中国家庭也还有限。
其实洋奶粉也并非完全令人放心。两年前的国内市场上,雀巢婴幼儿奶粉就因为质量问题下架、召回,只不过事情比较孤立,没有对进口奶粉造成太大的冲击罢了。据说在国外,名牌奶粉也都曾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目前的状况,洋奶粉厂家也应该慎重应对,不要趁人之危,逞一时之快,要多考虑一些消费者的感受,多一些社会责任感。
希望政府不仅对国产奶粉全面检测,也对进口奶粉一视同仁,借三鹿奶粉事件的契机,建立奶制品质量检测监管的长效机制,同时防止有些厂商趁机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使国人真正能够不再为奶粉质量提心吊胆,为奶粉价格伤心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