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怎么成了“吉尼斯迷恋症”的新注脚?

据《重庆晚报》11月16日报道,在重庆洪崖洞一家筷子店有一双长达2.3米的筷子,店主称是“镇店之宝”,并想为这双筷子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禁要问,什么叫筷子?筷子是做什么用的?
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筷子,就是用木、竹、金属等材料制成的,用来夹饭菜或者其他东西的细棍儿。据报道,这双巨型筷子由杉木制成,长2.3米,最粗的地方直径约0.08米,重量在20公斤左右。谁有这么大的手捏住巨筷?谁有这么大嘴享受巨筷?有什么样的食物才能被巨筷夹起?莫非是传说中的“巨人国”使用的东西?
显然,这双“筷子”并不是日常的筷子。
我们姑且认为这是一种叫“筷子”的工艺品吧。可是,把两根大木头一头刨方,一头削圆,就算再刻上几个字,然后说是工艺品,技术含量也忒低了点儿,也谈不上有什么创意。
既没有用处,也无差强人意的工艺,这算什么东西?所以引起人们的反感也在情理之中。
近几年来,一些人患了“吉尼斯迷恋症”。本来,吉尼斯记录就是生活的调料,调剂生活而已,没有谁当真。一些人出于兴趣,挑战一些技巧等记录,伤害不了他人,危害不了社会,为大家做些表演,给大家带来乐趣,亦无不可。还有一些为了某种公益宣传组织起来的挑战活动,追求的就是令人关注的效果,也还算有创意。但是,那些动辄以消耗资源,或者滥用中国人多、易组织的优势而刻意挑战吉尼斯记录的行为,不但无聊,而且可耻。如果说“万人火锅”、“千人抓饭”还有一些使用价值,并且能够为什么“美食节”之类的活动造势,提供一些花边新闻,尚有一些可取之处;那么,几百公斤重的大月饼、啤酒泳池等纯粹糟蹋物质财富的行为,无异于也在侵蚀人们精神的家园。
两根木头做成的“筷子”,可能承担不起“侵蚀人们精神家园”的指责,但确实是近几年“吉尼斯迷恋症”的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