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喜子-
喜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680
  • 关注人气:8,9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朱熹“绯闻门”是如何出笼的

(2009-09-21 05:07:00)
标签:

南宋

朱熹

理学家

绯闻门

喜子

故事

文化

分类: 【风骚篇:文官故事】

感谢文化漫谈林电锋老师推荐本文

感谢五通和尚老师,将本文推荐至草根名博草根大讲坛栏目

感谢丰木色子老师将本文收录到新浪文化博客原创连载栏目

揭秘:朱熹“绯闻门”是如何出笼的

(朱熹)

 

朱熹遭遇“绯闻门”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别号紫阳,南宋江西婺源人。朱熹一生勤奋好学,关心国事民情,立志报效朝廷,献身国家。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教育、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思想上,集理学之大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朱程学派”。在人性论上,他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提出“去人欲、存天理”,以缓和社会矛盾。他的理学,在明清两代被奉为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他的学术著作很多,有《四书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词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但令人费解的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儒学大师,却一直与“伪君子、假道学”之类的词儿相杯葛。并且多次被指责与儿媳、尼姑有染,成为受政敌攻击的“软肋”。

  故事还的从朱熹去台州作官说起——

  1181年8月浙东饥荒遭灾,饿殍遍野。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1182年7月初,朱熹到台州巡视灾情。到任后就接到反映知府唐仲友贪赃枉法的举报。朱熹对唐的丑闻深入调查,查明唐在台州任知府两年多来违法收税,骚扰百姓;贪污官钱,偷盗公物等等诸多不法之举。朱熹把与案情有关的蒋辉、严蕊等人捉拿归案,连续六次向朝廷递交了弹劾唐仲友的文书,要求朝廷对唐进行严厉查处。

  严蕊是台州的一名营妓。此女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美名远播。所谓营妓,即是官妓。宋朝法律规定,官妓可坐台伺陪官员,但不能同床伺寝。但这禁令往往形同虚设,官员狎妓之风盛行。

  朱熹听闻唐仲友与严蕊关系暧昧,于是从严蕊下手,企图从她那打开突破口,找到唐仲友个人作风败坏的罪证。据说,严蕊被关押了两个多月,遭受频繁的严刑拷打。严蕊坚称自己与唐没有肉体关系。

  在这场双方力量并不均衡的对抗中,朱熹不仅在政治上没有打倒唐仲友,而且还输掉颜面。经受酷刑而不屈的严蕊则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唐仲友之流趁机反讥朱熹假道学、伪君子,居然对一个“手无寸铁”的营妓大打出手。

  唐仲友是谁?他是宰相王淮的亲家,唐的弟妻是王的胞妹,朱熹的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之职又是王淮推荐的。朱熹这样做,有点“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味道。这和他刚直不阿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但在王淮的操持下,唐不但没有被追究责任,反而被提拔到江西任提刑。朱熹并不甘心。他在上报给朝廷的报告中,指出唐仲友之所以无视法纪。贪赃枉法、荼毒百姓,完全是仗着王淮。他发誓.如果朝廷不处置唐仲友,他就辞职。

  王淮是个聪明人,他怕事情闹大会牵连到自己,于是向孝宗奏请免去唐仲友的江西提刑职务,移交浙西提刑查办。最后,唐仲友按提前退休论处,告“老”还乡。朝廷明显是在纵容唐仲友。

  朱熹十分气愤,又递交了第六状,要求朝廷依法追究唐仲友的刑事责任。为缓解朱、唐之间的矛盾,王淮请吏部尚书郑丙出面提名朱熹到江西任提刑。朱熹并不领情,接到任职通知后,毅然向朝廷递交了《辞免江西提刑奏状》,带着家眷回武夷山去了。

  几年后,受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当上焕章阁侍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评议。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监察御史沈继祖乘机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沈继祖对朱熹的弹劾内容有两个桃色故事。一是说朱熹“诱引尼姑以为宠妾”,即朱熹带着两个尼姑外出,并诱骗她俩终成了自己的小老婆;还说朱“家妇不夫而孕”,即朱熹的儿子死了,儿媳却怀孕。这事谁干的?当然是朱熹。

  沈继祖弹劾朱熹,其实是以胡纮污蔑朱熹的言辞为版本的。胡纮是隆兴元年进士。绍熙五年,因刑部尚书京镗推荐,监都进奏院,迁司农寺主簿、秘书郎。胡纮和朱熹的结仇,理由非常可笑。朱熹一生贫苦,每天都和学生一起吃些粗茶淡饭,淳熙十五年(1188年)胡纮去武夷山拜见朱熹时,朱熹并不给他喝酒吃肉。胡纮以为朱熹给他吃粗米饭就是不近人情,最终以“绯闻”为名恶搞朱熹,人心之阴险毒辣可见一斑!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几年以后,朝廷又为朱熹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追赠官衔,声明其学说非“伪学”,其门生非“逆党”。至宋理宗时又颁诏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把朱熹列入孔庙从礼。

  对于朱熹绯闻,笔者才疏学浅,末能论证,但我不以为然。这也许是有人为达到推翻、搞臭朱熹及其门生的政治斗争之目的,或无中生有,或移花接木或捕风捉影,是强加于朱熹身上的“呓语”而已……

强占儿媳的国君   李莲英性贿赂丑闻

欧阳修和外甥女"乱伦"真相    唐伯虎“偷”禁果差点丧命

饿死的皇后阿鲁特氏      《清明上河图》引发的血案

传奇故事:民国美女筹军饷        死在山大王压寨夫人怀里的皇帝

嫖宿寡妇、毙命马厩里国君    传奇:艳女握重权,仗才还是倚色

艺妓刘娥是如何成为皇后的    用美女行贿大臣、伪造天书的皇帝

确立明朝定都北京的美貌皇后   孝文帝和祖母千年不朽的约定

吃人肉喝人血部落的消亡     北魏:用麝香迷倒皇帝的女人

贪财无情狠毒淫荡的皇后     历史上有名的酒鬼皇帝(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