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旭东1226
旭东122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073
  • 关注人气:6,2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婚泸沽湖9-上门"求亲"

(2005-11-16 09:30:33)

 

 

上门“求亲”

 

 

和拉姆、次尔亦茹混熟了,自然玩笑也多了起来。照完相回来,就嚷嚷着要上次尔亦茹家去走婚,立刻遭到一顿粉拳相捶。尽管如此,次尔亦茹还是很开心的带我们前往。

路上,次尔亦茹告诉我们很多关于摩梭人的的传说和故事。其实,很多人都搞错了,以为摩梭是一个民族,称他们为“摩梭族”,其实摩梭只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摩梭人其实属于纳西族。纳西族在古籍里也称为“摩梭”“摩挲”等等。

因为第一次“上门”拜访老人,我们在路边买了一些礼品,两瓶酒、几包饼干点心,次尔亦茹连声说够了够了,说这么多东西都够上门定亲的定礼了,我们哈哈大笑,羞红了拉姆的脸。

走婚泸沽湖9-上门"求亲"

 

 

沿着这条小路,拐过弯,就到了次尔亦茹的家。摩梭人一家一个大院,一般是四幢木楞子房围成一个很大的院井,组成一个四合院。

 

走婚泸沽湖9-上门"求亲"

 

房屋是以原木结构为主构成的建筑。用圆木或方木搭墙,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屋顶则用薄杉木板盖顶,上压石块,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还因是衔楔的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俗称"木楞子"。这是在远处照的房子的全景。

 

走婚泸沽湖9-上门"求亲"

 

摩梭人的院子很干净,收拾得很利索,看得出,摩梭人很会收拾自己的家园,院子还种了一些五彩缤纷的鲜花,很是好看。

 

走婚泸沽湖9-上门"求亲"

 

典型的木楞子房屋分畜厩、经堂、花房和正房四部分。设大门的那幢叫门楼,楼上放草,楼下大门两边是畜厩;大门正对的一幢叫经房,楼上是佛堂,供着藏传佛教黄教派创始人宗咯巴和历代达赖、班禅的神像,楼下为家里的成年男子居住或作客房。这个就是次尔亦茹家的经房了,很气派的。

 

走婚泸沽湖9-上门"求亲"

 

在摩梭族的习俗里,正房(祖母屋)是母系家屋的中心点,一般建在院子的右边,用来供养家族中最有权威的女性,也是家屋集体活动的场所,是议事,炊事及敬神,祭祀的核心部分,而在祖母屋里接待客人是摩梭族最高的礼节。

走进正房,顿时暗了下来,屋中靠墙的地面中央,有一个正方形的火塘。跳跃的火苗使初秋乍寒的我们立刻感觉到一丝暖意;燃烧的松枝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也不觉得呛,倒是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据说,火塘是摩梭家屋最神圣的地方,是母屋的心脏,代表着家屋和祖先,摩梭人的火塘是终年不熄的,代表家族生命延绵不尽。

火塘的右边是客座和茶几,背后墙上陈列着古老的照片。

走婚泸沽湖9-上门"求亲"

 

环顾四周,除了一个屋顶的通气窗,四周见不到任何窗户;房间的摆设简朴、陈旧,靠火塘的侧面有一张很古老的封闭式木床,也是老屋内唯一的一张床;因为靠着火塘,最暖和,所以是家里最好的睡觉的地方。一般是家里的老祖母住的。老祖母是摩梭人对家里长者的尊称,她是家里年纪最大、最有权威的长者,可以是外婆或者是家里最大的姨妈。

 

走婚泸沽湖9-上门"求亲"

 

这是火塘的对面,灶台和厨房。

 

走婚泸沽湖9-上门"求亲"

 

应该说,摩梭人的生活还是很贫困的,很少能吃上新鲜猪肉。猪膘肉是摩梭人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

猪膘肉是这么制作出来的:首先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吃了不会闹肚子,很神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