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谭杰希乐坛音乐唱片公司杂谈 |
这些天不断有媒体来采访,有关各个选秀节目的优劣问题。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任何一个选秀节目从它诞生之日起,都为打造各自品牌而战。在唱片工业面临转型的低迷时代,选秀节目送来了大批歌手,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选秀已经与乐坛密不可分了。
这七年中,选出的歌手,各种类型的都有。这说明能唱的,喜欢音乐的是大有人在。选出的歌手目前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前些天我曾经说过,今年的武艺和谭杰希表现令我满意,武艺天性率真,他善长用内敛的情绪把人带进他的世界里,安静的演唱是他致胜的法宝,谭杰希在舞台上的表现非常自由自在,我相信他会在原创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就象我去年看好过黄英与郁可唯,巧合的是他们同样包揽了第三、第四名。这中间走得最稳的是李炜,他的实力就在不经意间爆发,今后要在音乐中找到自己就更完美了。最有可塑的潜质的是刘心,简单的演绎但最能打动人。那么从这点意义上说,选秀成为唱片公司的学校,歌手从这走出来,他的面貌就基本明朗了。
以往音乐学院是唱片公司的后备军,但是一个从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要成长为歌手,这段时间实在是很长的。选秀就不一样了,它缩短了歌手成为商业艺人的距离,我们能看到,有人已经成为新生代中的领军人物。老一辈的歌手,除了少数乐坛霸主外,其他的歌手无论是实力还是脸蛋,新鲜度都不能和他们相比。毕竟,大众对于歌手是容易喜新厌旧的,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说,选秀对于乐坛起到了更新换代的作用。
这七年的选秀活动实际上做了一个造星的普及。以往一个歌手的诞生,不光是普通老百姓,连有的从业人员也无法准确预见,唱片业包装歌手就象是玉石行业的赌石一样,无法预知。然而选秀则完全不同,现在通过选秀,可以综合发现最适合的人才。可以说选秀是打造歌手的透明剂。
回顾大陆的流行音乐,经历了几个高峰的阶段,从伤痕音乐,到西北风,到摇滚浪潮,为什么后劲突然不足了?我觉得原因之一是人才的后备不足。现在几乎每个从业人员都在说乐坛低迷,但是选秀,不光是带来乐坛的繁荣,它还有更深远的普及作用。选秀经过了七个年头了,它有过大红的时候,创造过全民动员的繁荣。如何选出更具有广泛竞争力的歌手,如何与唱片工业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如何更具有华语音乐的特质,这是各选秀的媒体,也包括唱片行业的从业人员都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