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蓄墨小记 --- 竹垞朱氏松烟墨

(2015-11-18 10:19:38)
标签:

竹垞朱氏松烟墨

胡开文文人定制墨

朱竹垞

朱彝尊

黄海松云

分类: 文房雅玩

  新藏两锭胡开文文人定制松烟墨。墨面阴刻填金“竹垞朱氏墨”,另一面阴刻填金“黄海松云”,为五钱小墨,皆带原盒。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竹垞朱氏”,即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因此又称竹垞朱氏。朱彝尊为晚明至康熙晚期人士,此墨非康熙年间,当为朱彝尊后人继续以“竹垞朱氏”之名定制。这也是那个时代文人家族传承的一种习俗。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侧款阳刻“徽州胡开文精选松烟”。“精选松烟”,说明了当年制作时期的松烟等级,加之由当年的知名墨庄来制作,可见墨锭品质非同一般。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顶款“大卷墨”。“大卷墨”在清后期,为文人喜欢玩的一种形式。据说是采用松、油烟混合使用的一种玩法,墨色更加出彩。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试墨。取一锭试研之后,墨口光亮如镜。一般松烟墨磨口为哑光,而这锭墨却不一般。早在清初与清中期,就有不少松烟墨锭,墨色是典型的松烟墨色,呈冷色调,墨色变化丰富,层次感强,也很润,似油烟的特征。今天有不少人认为清初至清中期的松烟墨为松、油混合墨锭,也有人认为是油松,其磨口也非常光亮,甚至超过笔者手中这锭。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再看试墨墨色。墨色黑度不错,层次也丰富,叠加复笔效果极好,墨色均守得住。就松烟而言,其墨色清透感已经相当不错了。墨面因年代久远,略有败胶,反映到墨色上,偶有颗粒感,如果继续往里磨,没有了表层败胶所困,相信墨色的表现力会更加优秀精彩。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蓄墨小记 <wbr>--- <wbr>竹垞朱氏松烟墨

  朱彝尊(1629~1709),晚明状元宰相朱国祚的曾孙。又名朱竹垞,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少善属文,工行楷书,能画山水、竹石,为华亭董文敏公所赏。母唐氏,乃董文敏外甥女,自幼即工书画,思翁见之,谓人曰:“不出十年,可以乱吾真矣。”

  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蓄墨小记 --- 人磨墨墨磨人

蓄墨小记 --- 琴墨

千秋光墨

九月二十四日试墨(上) —— 胡开文 文人定制墨“杏花春雨在江南”

蓄墨小记 --- 两锭胡开文广户氏墨

蓄墨小记 --- 胡开文广户氏“九华山房”定制墨

蓄墨小记 --- 胡开文“理卿氏制”定制墨

蓄墨小记 --- 胡开文 天衣阁墨

蓄墨小记 --- 竹垞朱氏松烟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