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用过不少,于各种砚中犹为青睐端砚老坑。端砚,因老坑而居四大名砚之首。老坑,始采于唐代,盛于宋,距今1300多年,是最早开始开采的端砚坑口,故称“老坑”。因坑口内采石区常年积水,故又称“水岩”。早年多用歙砚金星、眉子、水玹坑及端砚坑仔,后闻老坑之名,决定开始玩老坑。一位资深玩老坑的朋友曾告诫说“你要想好哦,老坑稳重的磨感,是其它砚没法比的,一旦开玩,就站在制高点,很难再接受别的砚。”事实验证了朋友的说法,一年之后,老坑之外的其它坑口端砚及其它品类的砚,除留下几方做样本外,多转于他人。

八寸蕉白老坑端砚

六寸有天青老坑端砚

五寸有冻、冰纹、天青老坑端砚

六寸全紫老坑端砚
今日之端砚老坑,因其价格逐年猛涨,已早早地进入到收藏品行列,逐步脱离实用范畴。因此,玩端砚老坑也分两类——石品观赏派和实用派。石品观赏派,即看重老坑砚石的石品,如“青花”、“冻”、“石眼”、“冰纹”等石品,根据石品的丰富及美观程度来确定价值。实用派则更关注砚石的实用性,锋芒的细腻密集,下发俱佳的效果。出于对老坑市场增值的考虑,目前石品观赏派群体是远大于实用派的。


有一种说法,“端用其硬,歙用其软”。端砚砚石的硬度为摩氏2.8-3.5,墨锭的硬度为摩氏2.2-2.4,比砚石稍低。如果砚石硬度太低,粒度过细,则摩擦力亦小,下墨慢,发墨亦不好。反之,硬度太大也不好。砚石硬度为摩氏硬度3级左右最合适,加之细腻而密集的锋芒,此标准的砚台磨墨时既不打滑又相恋,定为优质砚材,这正是老坑能有稳重的磨感及研墨下发俱佳的奥秘所在。一般上佳的老坑砚研墨,20-30圈既可用,50圈能用,100圈则研墨到位,即适用创作。在冬季,胶会因为温度低而变硬,许多砚因此如失峰一般,磨不动墨。而老坑则不分季节,冬季一样下发俱佳。老坑下发俱佳的优良表现,及稳重的磨感,也是分辨某些看似像老坑的沙埔石最佳的方法,一上手,真假李逵便一目了然。上好的老坑,一般也好清洗,用手轻轻搓搓砚堂即可洗净。
端砚“青花”、“冻”、“蕉白”等石品相对硬度较大,颗粒细腻,如再有细腻而密集的锋芒,则必是佳砚。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有“青花”、“冻”、“蕉白”等石品的老坑均为佳砚,但优质的老坑往往会有“青花”、“冻”、“蕉白”、“冰纹”之类的石品。

大片天青的老坑

大片蕉白、青花的老坑

新朋友长按或扫一扫二维码关注一鉴斋,
老朋友点击进入查看历史消息。
搜索“一鉴斋"淘宝网店
查询“一鉴斋”所售富余文房、茶器
--------------------------------------------------------------
端溪老坑
话说端砚(一) —— 老坑
话说端砚(二) ——
麻子坑
话说端砚(三)——
坑仔
话说端砚(四) ——
其它诸坑
砚之形韵(一) —— (山蒦)村石抄手砚(太史砚)
砚之形韵(十七) —— 大西洞天青老坑平板端砚
砚之清韵(一) —— 洮河喇嘛崖上层绿石椭圆砚
砚之清韵(四) —— 赤间石砚
砚之清韵(十) —— 端老坑履式行囊砚
砚之清韵(十一) —— 端老坑淌池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