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幽兰逢春-赟
幽兰逢春-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090
  • 关注人气:3,6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威详细解读地方债务最全面的审计报告

(2013-12-31 12:38:38)
标签:

地方债务

权威

解读

审计报告

焦点访谈

股票

分类: 银行板块

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政府性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简称地方债,近几年一直被国内外高度关注。今天被称为最彻底、最全面的政府债审计结果公布,这是审计署第三次把脉政府债。和前两次审计相比这次审计范围更广,扩展到了中央和乡镇两级政府,是建国以来首次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的全面审计。那么现在全国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们又该怎么看政府债呢?

 

今天审计署披露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这份官方公布的公告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6月底,我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债务2.92万亿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万亿元,这三个数字的公布意味着我国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首次交出一本明白账。

 

公告指出政府性债务分为三种类型: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这三种类型的债务有什么区别呢?

 

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马晓方介绍说,政府对这三类债务的偿债责任和法律责任是不同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政府借的债,由政府来还;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是融资平台公司等其他债务人借的债,政府提供了担保,由他们的经营收入偿还,如果有谁经营不好出现了偿债困难时,政府要承担连带偿还责任;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是融资平台公司、学校、医院等单位为公益性项目举借,政府没提供担保,用他们相应的收入偿还,如果有的单位出现偿还困难时政府可能给予一定救助。

 

可以看出,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这两类属于或有债务,政府无须承担全部的偿债责任。这一点从审计数据也有显示,2007年以来全国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各年度最终由财政资金偿还的比率较低,分别在9.95%19.13%4.83%14.64%之间。因此在衡量债务风险时,这两类或有债务不能与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等同看待。

 

近两年有些机构对中国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了一些推测,而且说法不一,有的讲中国政府债务问题令人堪忧。那么中国政府性债务风险到底有多大?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下中国的负债率是多少,负债率指的是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它是衡量经济总规模对债务承受能力、和经济增长对债务依赖程度的参考指标。审计公告披露,截至2012年底,中国政府性债务总负债率是39.43%这个负债率会引发像欧债一样的危机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中国现在的这个数据在国际来看公共负债率是相当低的,处于安全区,和欧盟60%的预警线还有比较大的距离。美国这几年的数据,相关的指标已经高达百分之百甚至更高,日本就更是高得离谱,已经到了240%250%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说,从我们国家目前现状看,债务规模总体上处在可控范围内。中国目前采用的标准实际上比欧盟的统计口径更为宽泛,如果把统计口径调整与欧盟类似的标准,那我们的债务比现在欧盟的标准还要低一大截。

 

专家强调,在与欧盟60%负债率的警戒线比对时,还要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

 

王雍君说,这个标准用于中国,对中国来说是有点苛刻了。因为中国是一个高速的经济成长体,欧盟这个标准是按照欧盟的背景来设立,但是欧盟的未来经济增长潜力与中国来比较,中国还是胜出一截。

 

债分内债和外债。我们注意到,像希腊等爆发债务危机的国家,通常政府外债占比都比较高。希腊的外债占债务总额比重超过30%,占GDP的比重超过50%那么我国政府欠了多少外债,占比多大?审计披露,截至2012年底,政府外债余额4733.58亿元,占债务总额的比重很低,GDP比率是0.91%,远低于国际通用的20%警戒线。

 

专家认为,在评估中国政府性债务风险状况时,除了考量负债率、外债占GDP的比率等风险指标外,还要充分考虑中国政府的负债占政府资产的比例,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资产负债率。

 

王雍君说,中国政府的债务对应着一个庞大的资产,这是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难以做到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具有可变现能力的,比如说土地,土地资产在中国的政府资产中占有很大一块,属于典型的公共资产。另外还要看到这些债务资金形成的投资项目,其中有许多是具有收入,比如高速公路、廉租房这些都是产生收入的资产。

 

审计结果表明,与一些国家的消费性债务不同,我国的政府性债务资金主要投向了市政、交通、保障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建设等需要的土地储备等领域,这些建设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大多有自己的经济收入作为偿债来源。

 

专家强调,虽然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不能掉以轻心。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审计也毫不回避。公告披露,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截至20136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比2010年底增加3.86万亿,年均增长19.97%,其中县级政府性债务增长最快,年均增长达26%专家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资金缺口较大是当前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当然一些地方政府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快速发展,也造成一些地方的政府债增长较快。

 

审计还指出,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截至2012年底,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较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100%通常被作为地方债务率警戒线的参考指标。今明两年到期需偿还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占比分别为22.9%21.8%这个偿债比率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压力。据了解,年初以来多个省份在财政报告中坦言集中还债的压力很大。

 

公告还披露,一些地区偿还债务对土地收入依赖度较高。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中,超过三分之一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偿还,还有一些地方和单位违规融资、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审计公告指出,要防范中长期债务风险,就是要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让政府性债务在阳光下运行。

 

而针对政府性债务管理中的问题,审计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体制,实现阳光、规范融资;二是把政府负债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四是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性债务问题,近两个月来对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从体制、机制和源头上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规范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之一;12月初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实行终身问责制。仅仅两个月内就接连出台了多项标本兼治的政策措施,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解决好中国政府性债务问题。

 

说到政府性债务很多人想到的是风险和问题,往往忽视了政府债的积极作用。看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就会发现交通设施的改善、城市面貌的变化、教育医疗水平的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等等,很多都来自政府性债务资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债务资金的使用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看待政府性债务,要辩证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大可不必谈债色变。政府负债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有债务不一定意味着有风险,低债务不一定意味着绝对安全,关键是规范债务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延伸阅读:

《屈宏斌:地方债再大也不怕 中国不缺钱》

《“影子银行家”称内银藏泡沫无损投资价值

《中美银行盈利能力PK vs 中银还有提升空

《内银与港银的巨大差距 PK 恒生

    《张化桥:买金融股才是硬道理!呛白酒等品牌如手

《张化桥与名私募在银行股上的激烈辩

 

《史玉柱谈重仓

《史玉柱:现在银行的风控能力很高vs实体经

《史玉柱:最看好银行“南帝和北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