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民生银行与浦发银行5年之比较

标签:
分红再投资利润增长溢价便宜量化分析股票 |
分类: 银行板块 |
老股民——
结论一,激进选民生,稳健找浦发。
结论二,判断牛市选民生,判断熊市选浦发。
结论三,中庸之道,两者都持有,彼此彼此。
结论四,个人倾向浦发大于民生,便宜意味着安全。
追求便宜,适当利用市场趋势是我的全部投资内涵。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这就有着运气或者说艺术成分。
这两个东东我都要,也都有,目前民生占比第一位,浦发占比第三位,占比第二位的是兴业。我个人的持股组合原则是不超过五家公司,观察仓位除外,比如目前持有的三一重工、平安银行就属于观察仓位;个股占比不超过30%,目前民生超标,最高曾达90%,目前处于下降占比过程中。
曾经有个计划,当民生股价与浦发差不多的时候,应适当卖出一点民生换浦发,提高浦发占比。随着民生的强势运行,这个问题就摆在面前需要去考虑,为了让自己明确选择,今天就做个量化分析并给大家分享。
按目前情况看,在未来的三五年,民生的业绩平均增长率高于浦发应没什么悬念,所以,按投资就是“未来现金流贴现”的原则看,民生适当有所溢价也是合理的。但问题是也不能无限制的溢价,只能说适当的溢价是合理的,太高的溢价就属于炒作了。
为了说明问题,就必须进行适当的条件假设,在这里我就假设民生未来五年的利润年均增长为22%,浦发的利润增长15%,年均增长相差7个点,一般来说,民生很难继续提高或者说超过年均7个点的相对增长率。也就是说,对于浦发的未来假设是保守的,对于民生并不保守。【赟注:老股民这2个假设貌似都有点乐观】
为了简化计算,这本来就是个毛估估过程,没必要精确的,在进行计算的时候不考虑现金分红的差异,一般来说,现金分红高了会降低利润增长,现金分红低了会提高利润增长,但在分红再投资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不考虑分红比例,结果也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在严格资本管理的环境下,在不考虑股权融资的情况下,现金分红以后的实际利润增长有可能会低于我这个计算数据,但在分红再投资以后,不会影响最终收益率。比如说以浦发为例,分红比例为30%,假如在不进行现金分红的情况下可以增长15%,但在分红以后只能增长10%,其中减少的5%利润增长,可以由分红再投资买入的5%来弥补,最终的收益还是15%。
嗯,我们先来看一下通过假设计算的基础数据:
2017年末,假设浦发银行每股净资产23.73元,累计增长149%,年均增长20%;每股净利润3.69元,累计增长101%,年均增长15%。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在2017年末的时候,两者的每股净资产还是浦发高,两者的每股净利润相差无几。
首先,我们假设未来是牛市,在牛市疯狂中,人们的定价标准是PEG,我们来看一下牛市中按PEG定价的情况会怎么样?见附表二
很显然,在以PEG定价的情况下,以目前同样的价格来看,持有民生的收益率高于浦发,如此看就持有民生划算。
其次,我们从未来是熊市的角度看,在熊市中,我们只能按净资产定价,不能采用市盈率定价了。本来我计算两者都是以净资产定价,但由于按净资产定价以后,民生的市盈率低于浦发,那么就觉得不合情理,所以我就把浦发以净资产定价,然后民生按浦发净资产定价以后的市盈率来定价,见附表三
但是,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的是,虽然在第五年两者的理论价相差无几,但在其中长达四年的过程中,民生的理论价都低于浦发。如此看就持有浦发划算。
最后,我就以未来是平衡市的情况假设,市场估值或者说市盈率两者都保持在10倍左右波动,假设第五年即2017年的实现利润两者都零增长,其他假设条件不变。见附表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