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沱古镇没有淹没却很凋零
图文
瘦马007

这个周末(10.23)难得一见的秋日阳光,明媚得可爱,可谓“秋高气爽”啊!。
从忠县高速下道后,沿着县级公路左拐右弯,穿过石柱县太平镇时,小小的拱桥下已是水漫金山。几位当地的老百姓正在桥上盯着河水,显得一脸的无奈和兴奋。原本是一条很小的溪流,而今长江三峡蓄水175米后,河水倒灌,陡然猛涨,高峡平湖,蔚为壮观。甚至有的房子已被水淹,形成孤岛。
站在长江岸边,举目远眺,只见狭窄的江面已变得宽阔,湍急的江水已变得平缓。放眼望去,江水浩瀚,平静如许。在阳光下烟波浩渺,鱼鳞点点。陡然使人心胸开阔,意气风发。
沿着江边,缓慢地前行。路标赫然显示“西沱古镇”已到,可左看右看,怎么也不像一个古镇,我一脸茫然。从古镇的中间穿过,也没能辨识过来。这并不奇怪,因为你在用惯性思维,认为古镇是依山傍水,沿江而建。可世上总有特别的地方,西沱古镇就与众不同。古镇与长江垂直,沿着山脊向上发展,古称“云梯街”,又叫“通天街”。所以,不易找到也就不奇怪了.

一条公路从古镇中间穿过,将古镇拦腰切断。站在公路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沱”的石碑才揭示古镇的位置。向上看,石梯通天;向下看,直入江边,与长江垂直,向上蜿蜒。共有113个台阶,1124步石梯,直插云端,故称“云梯街”。云梯街是长江沿线唯一垂直于江边的街道,号称“万里长江第一街”。
沐浴着阳光,轻轻地踏在青石板上,磨蚀掉的痕迹仿佛仍在清楚地叙述沧桑的过去,张扬自己过往承载的风烟云火。斑驳的街面与店铺,无须打磨,久远的么喝依然能唤起沉睡的记忆。长江边,古盐道,川江号子,人来攘往,古往风情,阳光秋风再也无法还原昔日的辉煌。青青的石板似乎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云梯天街裸露的身躯已落寞成寂寥难奈的无言。古镇上,鲜有游人,连狗儿也慵懒无声地躺在地上,寂静得让人难以想象古镇昔日的喧哗与热闹。偶或看见几个妇女在纳鞋垫,一针一线,栩栩如生。据介绍,古镇上的鞋垫,特别耐磨,要经过几道工序才能完成。选布、桨糊、晒干、压平、绘图、机打、手纳、绑边等工序才算完成,50元/双。店铺里有成品或半成品,任由选择。

古镇上的石板,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大多是用连儿石铺就,宽大厚重。而且有的是将就在硕大的石头上开凿出石梯来,与石板相衔接。台阶,石梯就这样自然延伸,从江边直插山顶,高耸云端。
伫立在云梯天街最高处,俯瞰古镇,青砖灰瓦,层次递减,别有一番韵味。而站在长江边,抬眼望去,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昔日繁华的码头,今日破落凋零,古镇的旧色、厚重的人文,也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面对滔滔长江,平湖秋色,烟雨朦胧间,一涨一落,一盛一衰,古镇已日渐落没、凋零……。
忽然间有了一个假设,如果西沱古镇像其它古镇一样,建筑在江边河岸,也许已被长江水淹没在江中,像龚滩古镇、像大昌古镇一样,已不复存在,多么可悲可叹!至少垂直江边向上发展的西沱古镇,虽然破落凋零,至少古镇的原形态还保存着,还有许多历史人文的东西可以发掘、可以保护!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