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方合作者美国萨邦公司提出的在动画片中“画面中不能有死亡;不能出现流血和严重伤害;不能出现使用包括刀枪在内的武器。”,这必须遵守的三项基本原则(由于台词和配音等后期工作是有美方来完成,所以还没有存在语言方面的修改,现在看到听到的《熊猫京京》影片中的对白和字幕是根椐美方的配音台词版本翻译录制的),参加制作的中方制作人员非常不理解,甚至有人私下认为是美方在故意刁难。
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动画外加工在行业内已比较发达,当时大家通过动画外加工的工作,对国外动画片的生产制作工艺流程已较为熟悉,可以说从动画生产制作技术层面上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了,可是对于国外动画的市场运作的商业模式了解并不全面,更是对国际动画商业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观众欣赏习惯,社会制度,价值取向等等因素)缺乏认识了解。
就像今天内地的许多新兴动画制作单位和制作人也还并不真正了解国外动画市场的游戏规则一样(虽然今天的动漫资讯比以往都发达,但许对人并没有深入了解和接触过国际动画市场。虽然不少人喊着“与国际接轨”,但却连起码的国际动画制作流程都不能通晓,依旧还停留在“闭门造车”的状态,这样出产的动画也只能在自己的天地里自拉自唱,自娱自乐了)。 在当年制作《熊猫京京》时,正是因为不了解,也不理解,所以才有制作中的要求偏差和意见分歧。导致在创作面向国际市场的动画时,却从故事题材选择,剧情安排,剧中人物的动作习惯等方面有不少不符合国际动画市场需要的地方。
可以说,当年对《熊猫京京》动画内容“暴力”的批评修改意见,给我们上了一课,使我们这些动画人了解到国外动画片除了有严格制作技术要求,还有更严格的对不同年龄段观看内容的特定尺度要求。要把中国动画推往国际市场,仅有好的制作技术能力和自以为好的动画片内容是不够的。
后来才明白,实在是由于对美国儿童动画的审片制度不了解。误解了美国这样一个标榜民主自由开放的国家,会在对待儿童动画审片制度标准的问题上如此严格和谨小慎微。没有想到美国人在关心爱护下一代的问题上,居然还有如此“专制”而又“纯贞”的一面。没有想到美国人在追求商业利益的时侯,还顾忌和遵守这样一条看着有点古板老套和可笑的清规戒律。
对美国人这种“有点极端”的保护孩子作法的理解,随着自己年龄增长,认识增加,思想和心理的成熟,及社会责任感加重,而逐渐加深着。尤其是为人父后有了些体会,看着骨肉稚子从身体到心灵都在一天天长大,面对着社会上种种从损害肉体到侵害心灵的不健康病源,挚爱护犊之情更是由然而生!
成长是多么的不易!生活中,损害肉体的疾病是易见可察的,这就好对症医治。而感染侵害心灵的疾病往往是潜藏的,未必能立即发现,一但发作却不好根治,很可能会遗害终生!
不免常常思虑,暗下决心,要尽可能给孩子创造洁净些的空间,让孩子健康成长,直到他具有足够的免疫力。每到这时,又总不面想起自己父母的话“做子女的,只有到自己也作了父母,才能体会作爹妈的难,才能知到自己爹妈为自己的付出是多么用心良苦!”是啊,我们也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了,爱子女保护好子女是家长的责任和法定义务!
关心爱护下一代也是文明社会能健康良性发展所必须的责任和义务。由此推想美国人这种关心爱护下一代的严谨态度和规章制度,应该也是在物质文明进成到一定阶段后,经过美国社会实践验证,所达成的社会意识型态主流公识和理性选择了。
后来也了解到,欧美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安全,都有类似美国的一些审片制度,和便于监督和执行具体条文细则。
孩子的如何成长将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发展。关心保护未成年人具体措施落实到何种成度也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到何种成度的最好和最真实体现。
在包括动漫在内的中国影视文艺节目,影音图书尚没有条件分级管理的时候,在时下躁动不安,似乎一切都变得不计代价,只追求眼前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氛围中,为了孩子,为了属于他(她)们的未来。我们动画人该怎么办呢?我们成年人是否还能拷问我们的良知,的做出对社会负责任的理性选择?
先写到这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