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国的丝绸之路

(2017-03-27 08:34:04)
分类: 茶余饭后

气蒸云梦,波撼岳阳。楚文明是我国较早的文明之一,地处荆山之野,故名为荆。


在中原史观主导下的记载之中,楚国曾臣服于殷周,即诗经《诗经·商颂·殷武》所说的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楚国的核心区位于汉江流域-江汉平原,属长江流域中游,在当时北方的华夏文明核心区(如周王室)看来,此乃化外之地,文明程度自然不能和诸姬姓王族相比,并在中原与江汉之间的南阳盆地设置诸多姬姓诸侯以防范之。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f88debcd71bd2f491c336f7a87682a37-sz_1047171.jpg@1l_640w.jpg 

楚国核心区——汉江流域-江汉平原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29199fcea21cdc403bfcfffa8e8e598c-sz_912974.jpg@1l_640w.jpg 

楚国核心区(战国后期被秦国占领后,楚国只得放弃故土,搬到东部立国)


然而,自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楚积蓄国力、推行民族和睦政策,国势已强,在诸侯争霸中独树一帜。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71b5c349948387e9625e612b21ae3712-sz_306377.jpg@1l_640w.jpg 

春秋初期诸侯国:周王室—南阳诸姬—楚国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cb1b8d5f9db7ab12fb30c28f805bc297-sz_1030977.jpg@1l_640w.jpg 

从楚地远望周天子


“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楚国大地,充满了香草的芬芳,“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楚国大地,孕育着美人的歌舞未央。漆羽人,木雕兽,红与黑为主色调的巫楚世界,一端是黑色无尽的寂灭,一端是红色永生的延展。


然而,楚地并不闭塞,在黑与红的世界中,出土了来自贵州的合金,出土了转运自西南或者岭南的珠、贝,出土了来自西亚的蜻蜓眼。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a925dbe3b7b7edac47de11d186caed25-sz_290806.png@1l_640w.png 

木雕兽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c262b863826cbcef605305f85558120c-sz_35385.jpg@1l_640w.jpg 

美轮美奂的蜻蜓眼


自春秋时期,楚国经济日臻繁盛。到了战国中晚期,楚国商业已经处于发展的巅峰。


《韩非子》中记载了楚人对黄金的追逐,“荆(指楚)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碟于市甚众,壅离其水也,而人窃金不止”。


然而,楚国虽然是黄金的重要产地,但从其拥有量之大来看,黄金并不是完全出于楚地。楚国当年黄金储量的一部分很可能是从云贵高原辗转贩运而来的。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c9de87f553a2fefc9ce9e04b5ecb8218-sz_65349.jpg@1l_640w.jpg 

湖北经济学院陈列馆的镇馆之宝“楚国爰金”,17.8克,属国家一级文物


这便可以追溯到自商王朝开始的 “金道锡行”。锡是冶炼青铜必不可少的成分,青铜器是当时国家必不可少的礼器,楚国固然产锡,但产量欠丰,楚国冶炼青铜所用之锡,有一部分来自五岭地区。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c76414f25209217a3760799fc1adf64b-sz_112340.jpg@1l_640w.jpg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王子午鼎


“金道锡行”的南路为沿长江干线的青铜矿料之路,即含高放射性铅的铜料从云南出发,或输入到三星堆遗址,或沿着长江干线输入到湖北、湖南及江西等地,经盘龙城输入中原王朝。


有学者复原了楚国“黄金之路”,它西起楚雄,东至江陵: 楚雄—晋宁(滇池)—曲靖—威宁—遵义(瞥)—福泉(且兰)—黔阳—椒浦—麻阳—常德—江陵。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c7d42b531d9445b5afe79bc82bebe5e0-sz_1143651.jpg@1l_640w.jpg 

楚国黄金之路


楚地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中原、东南、西南各地区进行贸易。楚国输往岭南(即五岭以南的今广东和广西东南部)地区的手工业产品,以铜器为主。在与西南的经济交往中,楚国输出的手工业品以铁器和丝绸为大宗。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5706452da468f3d8a29fcc4e6f5783a2-sz_1228850.jpg@1l_640w.jpg 

作为枢纽的楚


然而,这只是贸易网上的一个节点,并不是终点。考古发现证明,楚国商人已穿过阿尔泰山脉。


在今阿尔泰山西麓巴泽雷克(今俄罗斯南部阿尔泰边区) 发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贵族墓,其年代相当于我国的战国时期,墓中出土了堪称标准楚式镜的四山镜和丝织刺绣物。其中丝织刺绣物的丝纤维、花纹风格(龙凤纹)以及刺绣工艺手法,都与长沙烈士公园战国墓出土的龙凤纹刺绣相同。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5aa2274b14e79b691a5b50b75263e855-sz_142163.jpg@1l_640w.jpg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74534b2f16e56dacedfa9ec098283d59-sz_181937.jpg@1l_640w.jpg 

巴泽雷克出土的刺绣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cf6fb7d4b99677db119b4839fead1c7c-sz_986922.jpg@1l_640w.jpg 

这离得还是蛮远的


公元前4世纪后期,摩揭陀王国的大臣商那阎在其所著《政论》中说:“产生在支那成捆的丝,贾人常贩至印度。”这里的“支那”,传统的说法是与“秦”有关。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支那(Cina)” 一词应由“ 荆”(即楚) 所导源。而实际上,暂且不论支那的源流,秦与楚,通过联姻和征战,早已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d7250cedf8ee407f686da118bd26b3f1-sz_95752.jpg@1l_640w.jpg 

此时楚国的郢都已被拿下。。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925b1e404464a8482bf89e5dcc928149-sz_211135.jpg@1l_640w.jpg 

河南淅川楚墓出土的云纹铜禁,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如若追溯以贸丝为主的丝绸之路,通往撒马尔罕的黄金之路上有炽热的风扇扑,天山北麓茫茫的白雪伴着日出日暮,泉州和扬州港充斥着脚夫的汗水与商人的高呼。


这三条路线:

一是张骞打通的由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000多公里“西北丝绸之路”。

一是起自中国长安,经敦煌、乌鲁木齐、中亚到达罗马,全长5000多公里的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

一是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b7cd5d5472edf54c1c9b59307e810a45-sz_207505.jpg@1l_640w.jpg 

三条丝绸之路


其实,在早期的丝绸之路中,与楚地联系较大的是在西南的山涧密林中的“西南丝绸之路”。这不仅仅是一条贸易之路,而且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楚争霸有着深刻的战略关系,楚与秦对黔中郡的争夺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


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将领庄蹻率军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经过沅水,向西南攻克且兰,征服夜郎国,一直攻打到滇池一带。


而随后公元前277年秦派蜀郡守张若再度攻取黔中郡和巫郡。第二年,楚不甘心失败,又调集东部兵力收复黔中郡部分地区,重新立郡以对付秦国。


因黔中郡的反复争夺,庄蹻归路不畅,便“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便是“庄蹻王滇”一事。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ba9d9f52611011be65f5214322f7a5e5-sz_1322411.jpg@1l_640w.jpg 

庄蹻远征大西南,然而巫郡、黔中郡丢失,楚国本土难保,成就化为乌有


《史记》中关于“庄蹻王滇”的文本叙述,可能是有中原史观的影响,未知其是否可靠,但是,从考古证据上看,古云南地区也受到楚文化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蜀人经云南、缅甸进入印度,其主要的通道就是从今东印度阿萨姆经北印度进入西北印度(身毒),这条通道也与古蜀丝绸西传印度的年代、地域和路线相吻合。


蜀,上古音为屋部禅纽,南方话无卷舌音,读为Su,是古蜀人的自称,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人们则根据古蜀人善养蚕的特征, 把Su 的读音音译写作蜀。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675099782169674a3805968af1a7b3d1-sz_313292.jpg@1l_640w.jpg 

从四川通向南亚的西南丝绸之路


而楚与蜀,早就具有不可割裂的交通往来。从巴蜀地区的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可以发现,在战国时期,楚国已经基本控制了峡江上游地域。


如此看来,秦、楚、蜀、黔、滇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个混乱之下的相互影响的共同体。楚地西南接巴蜀,东南连百越,西北向高原。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2d1245a91084b445ca42d7cdade1c69b-sz_1165350.jpg@1l_640w.jpg 

西南格局地形图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c2a1924a9ff7284fb5687a964c406c33-sz_105641.JPG@1l_640w.jpg 

西南政权势力分布(巴蜀最终被秦吞并,并成为秦击败楚国的跳板)——地图来自史图馆


吴王夫差的妻子曾随夫出征,之后在楚国暴亡,因正处战争时期,吴人就将她就地厚葬。其墓中出土了几颗蜻蜓眼式玻璃珠,化学成份为纳钙玻璃,较之中国后来自产的铅钡玻璃,无疑是从国外引进,这就证明了楚地甚至是吴越与欧亚大草原和伊朗高原至今的贸易中转站。


伊朗高原是贸易重地。早在公元前4千年之公元前2千年期间,雪花石、大理石、黑曜石、绿泥石、青金石、绿松石等都经由伊朗运往资源相对短缺的两河流域,甚至有的进一步西传之地中海地区。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53bce5fd01c7cbf2b9d61fd43916cd78-sz_206420.jpg@1l_640w.jpg 

 上海玻璃博物馆 “灵蛇献瑞”-蜻蜓眼饰品展 “蜻蜓眼”是对这样一种古代玻璃饰品的称呼,即通过烧制不同温度颜色、互相镶嵌的玻璃料,来达成这种类似蜻蜓眼的同心圆花纹的玻璃饰品.蜻蜓眼最早出现于西域,公元前五世纪传入我国,在湖北(曾侯乙墓曾一次性出土173颗)、山东、河南等地墓葬均有发现——来自微博动脉影


不止于此,伊朗高原历来和北面的中亚存在着紧密联系,而且伊朗高原亦发现大量的各式蜻蜓眼玻璃珠。


据此推测,一定有一部分蜻蜓眼式玻璃珠经由伊朗高原北上经帕米尔地区传入中国的可能。这条线路可能是由伊朗至新疆塔里木,抑或是从印度到达中国南部的云南或经海路商道,随后,又传播到了楚地。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9143b0b414d2084f2bdba9bcf0540cc3-sz_942138.jpg@1l_640w.jpg 

从伊朗直到吴越


贸易的背后是利益的驱动,利益的驱动促进了文化的认同。在丝绸之路上,每一个起点或终点,都是发散和辐射的点,春风不度的玉门关映入了中原文人的内心,菩提树下的顿悟召引了不同血脉的信徒。


放射式的贸易之路不断扩大、延伸,虽然秦实现了大一统,但是古代的楚地是不折不扣的枢纽之一。古蜀、古滇有楚剑,楚国之南有楚仪,楚国之北亦有楚风。


而楚有黄金、楚有珠贝、楚有玻璃,文化的差异带来的并不全是冲突和征服,而更多的是多元的交融与认同。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f6070c4c3ea6ad2a3db49e5b14ab9526-sz_30555.jpg@1l_640w.jpg 

楚人的审美

http://img.xiumi.us/xmi/ua/2GDy/i/bceebf5bdbb00be1a8828420784a7e98-sz_131399.jpg@1l_640w.jpg 

剑舞楚天--战国九连墩墓文物展巡礼


于云梦泽畔,深入人心的是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上下求索;于岳阳楼上,感怀士人的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红与黑为主色调的巫楚世界,一端是黑色无尽的寂灭,一端是红色永生的延展,而其地缘优势,自当再度发挥张力,其文化沉积,自当再度磨洗绽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