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华夏儒商国学院 国学笔记(一)

标签:
儒商国学北大逻辑谋略战术文化 |
分类: 国学笔记 |

上课中
我的前辈,高大沧桑神秘的陈老师历来是我人生中的解惑人。当年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曾经两次打电话给他。第一次我问他:“我觉得干什么都没劲,怎么办?”陈老师说:“没劲是人生的常态。”第二次我问:“我不开心,怎么办?”陈老师说:“熬。”
后来一次,陈老师主动打电话给我:“人必须得有精神归属,否则当你到达了人世欲望的顶点之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信佛,要么吸粉儿。”陈老师早已到达了顶点,据我所知,他既没信佛,也没吸粉儿,那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陈老师送了我一个超乎想象的结婚礼物——北大华夏儒商国学院一年的课程!送礼物的时候陈老师在我的效率手册上写了十七个字“源泉浑浑,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我说:“盈科?盈科我知道啊。”陈老师
对我说:“你作为一个搞文化产业的人,不能没有文化!一年之后,你如果还停留在《女人明白要趁早》的水平,就是丢人!”我惭愧的低下了头。
早上9点开始,我开始试听第一天的课程——谋略。我环顾四周,发现教室里基本都是中年人,有的学员已斑白了头发。这是一个面向企业高管和政府高层的课程,没有陈老师的指引,我这样的小卒就没有机缘坐在这里。有这样一个前辈真好,每当我想前进,他就给我一支火把。
签到处有美女发放文具和书籍,上课期间有服务生彬彬有礼的给每人逐一泡茶添水,中午有丰盛圆桌餐,课间还有茶点和水果。。。这让我追忆起03年我参加过的考研班和06年的新东方课堂,同样是培训,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风景还真是不同啊。
难能可贵的是,从早9点到晚5点,我不但没有犯困,反而被课程内容深深吸引,数次振奋激动!要不怎么说越学习,越发觉自己的无知呢——就我那号称流传甚广的“三十岁总结”和《女人明白要趁早》里面的种种道理,我还美其名曰前半生经验教训总结,人家古人早已经把解决方案归纳的结结实实的了!只不过殊途同归,人家用另一套精简的、深远的、意犹未尽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而其中有些我仿佛还曾经见过,却不会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抉择里去,结果造成该栽的跟头还是全栽了一遍。没文化真可怕!
这真是一个无价的好礼物!一天的课程就已经如此丰富了,以后还有无尽的精神食粮等我慢慢消化。我决定此后一年中每次课后要写国学笔记,把让我惊醒或振奋过的点滴智慧留存下来,惠及整个后半生。
----------------------------------------国学笔记(一)-------------------------------------
以下是我课上曾深深点头再经由我的理解加工后的内容,任何道理不与自己融汇就没有意义,罗永浩说这叫做独立思考能力。
整个“谋略”课程的核心理念:能力与任务的关系
每一个回合必胜和长胜不败的根本是什么呢?是坚持在自己的能力边界内做事,人贵在自知之明。(我在三十总结里写的是——关键是正确估计自己的能量。)
当我们回顾历史,一切悲剧都潜伏着惊人的一致的逻辑,失败的模式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能力〈任务。(三分的人,非要做八分的事,必败。)
近二十年中国有数十位超级商人崛起,那是因为最初都是能力〉任务的,然后接连不断的胜,导致自我膨胀和无穷野心,导致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终于摊子太大,资金投入太多,不熟悉的行业也涉足,造成了能力增长〈任务增长,非要较劲,结果最后只好悲剧了。(参见人们津津乐道的各种商界大败局)
结合我在“三十总结”里提过先天能量,那么现在看,“能力”应该是先天能量+后天勤奋。“任务”就是你要达成的目标。能力要心中有数,任务设定要匹配,才能胜算。注意,在这个意义上,天道并不酬勤,这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在对自我能力认识不清的时候,想要必胜,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念及我的各种计划,一身冷汗)
当进行了一半,才发现能力明显不足,任务设定过高的时候,应该立即停止。要么立即减任务,要么回家练能力。宁可违反逻辑也心存侥幸的人,必败。(赌徒要懂得何时离开赌桌,成功的退出也是一种成功)
以上就是今日课程的核心,其他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的案例和战术展开。即使讲了一天,这位谋略大师,上校,依然在最后长叹:欲望总是无穷,认清自己的能力,在边界线上知足,才是最难最难,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岸,就是能力的极限啊。
前一篇:旧友重逢 & 动物保护慈善晚会
后一篇:苍溪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