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超级女声2005 |
我是超级女声的超級粉丝
文:刘卓辉
六月份看超级女声成都赛区最后两场比赛前,我只是断断续续的看超女,还不算一个迷,但发现经常有一些摇滚界的评判出现,提出一些另类的意见,觉得颇有新意;而且比赛都是现场乐队伴奏,就更觉得非同凡响。那时,我已经看过长沙、杭州两个赛区的几场比赛,心裏也记得赵静怡、佘曼妮、叶一茜、郑靖文几个名字,觉得她们既漂亮又可爱,还唱得不错,比香港那些新人好得多。
出于一种职业病,我也像一名场外评判一样不时预测赛果。唯一是对比赛规则搞不明白,也奇怪PK这个词竟然成爲比赛的一个环节。我在珠海住了三年早就经常听到少男少女常说PK (普通话是单挑的意思,即香港人说的只抽) ,還以爲是黑社会用语。
成都赛区7进5的一夜,靓女陈西贝和唱得极好的张丽相继出局了,我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歌手在这种有评委,有观衆短信投票,还有现场大衆评审团三方都能参与的比赛裏才能胜出的条件。这种比赛形式感觉每个观衆都有投票的权利,而且权威的评判虽然可以给出专业的意见,但是最后的决定权好像主要掌握在观衆的手机上。
到5进3的一夜,不只在场的评判难以取舍,连我在电视机前也感到无比压力。到底是群衆服从权威,还是少数服从多数?李宇春、张靓影、何洁、冯家妹、文瑶五个都那么出色。我没有看过一个歌唱比赛能让我那么左右爲难。
结果,拥有秀丽外形,纯朴性格,唱得不温不火没有任何技巧痕迹的乖乖女冯家妹因爲观衆短信投票最低,与评判选出的小胖妹文瑶进行PK。她们两个在比赛期间一直共住一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却在这个时候要淘汰对方,可想而知那种复杂心情。最后冯家妹在全场一片痛哭流涕中胜出,也算是合乎情理。
之后一轮,人靓歌甜的冯家妹再次因观衆短信投票最少被送上PK台,她听到宣布时却是嫣然一笑。北京乐评人科尔心夫就爲她这完美的一笑写了一篇文章,“这个笑已经太准确的象征了整个超女成都的完美:没有伤心的泪水,只有感动的笑容。”我很有同感。大衆评审团终于在何洁与冯家妹之间选了何洁,就像在豪迈不羁的张惠妹和温婉迷人的邓丽君中选择了前者。
评判常宽点评冯家妹时语带幽默的说了一句:喜欢就是喜欢,没有什理由。我作爲男性观衆,我认同,也许我们更喜欢低调,并不张扬的女孩性格。但不管如何,这一夜,没有真正的胜利和失败。五个人有五种不同鲜明的风格,每一个人都是光芒四射。成都这一晚的比赛实在让人难忘。
这个时候开始,我已经不能自拔的成爲超女的粉丝 (国内用语fans)。我想,只是成都赛区的选手已经那么优秀,去到全国总选还了得。还有,我女友经常提起,当时人气最高的广州赛区冠军周笔畅,我真想看看她的R&B如何厉害。就这样,我把七、八月份的每周星期五晚锁定看超女,别无选择。
现在很多报导都说超级女声是翻版American Idol,或港版[残酷一叮] ,我觉得很生气。超女只是在第一轮选拔时(国内称为海选,原是国内最底层的民主选举的用语) ,有相似之处,但进入真正比赛阶段后,你会发觉它办得比中港台任何一个歌唱节目都要出色,都要用心。
原載﹕亞洲時報網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