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诸葛亮的聪慧与机智要拉着他陪葬!设法地将魏延除去 |
诸葛亮早就看透了他,死了也要拉着他陪葬!
诸葛亮,想必大家定是不会陌生的。是的,诸葛亮为蜀国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们也从史料之中得知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事迹,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诸葛亮的聪慧与机智、胆识与谋略。然而,今天我们所要重点讲诉的关于诸葛亮的事情,恐怕许多人都并不了解。这诸葛亮在其临死之前,还设计将蜀国名将魏延拉下水,给自己陪葬。同是为蜀国效力,诸葛亮为何要如此对待魏延呢?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魏延这个人物。魏延,可谓是蜀国一位赫赫有名、战绩卓越的武将。他凭借着自己的战功受到了刘备的赏识与重用,也曾在其镇守汉中地区之时,跟随诸葛亮北伐多次,立下了不少的战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行军作战方面,魏延的确是一把好手。但是在政治方面,魏延就是个彻底的门外汉了。身为武将,魏延自然是十分率直的,脾气也是有些暴躁,为人不亢不卑,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与同僚的关系颇为紧张。
而诸葛亮之所以要在死前想方设法地将魏延除去,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个原因。
其一,在诸葛亮看来,魏延缺乏政治素养而且气量不大,并不适合从政。
其二,魏延自大狂妄,从不将诸葛亮放在眼里,认为诸葛亮在打仗方面就是个门外汉,所以时常违背诸葛亮的意思。而且魏延还认为诸葛亮只是个胆小的人,也是由于诸葛亮才延误了蜀国的强大。魏延不仅自己对诸葛亮有着许多不满,还四处向众人说诸葛亮的坏话。因此,诸葛亮因为魏延,颜面颇有受损,自然也是不待见魏延的。
其三,诸葛亮担心在自己死后,自己的权利不能顺利交到杨仪的手上。若是不除掉魏延,那么魏延极有可能会代替自己的位置。
正是基于以上三个原因,诸葛亮一早就在谋划要除掉魏延。那么诸葛亮心目中的接班人又是谁呢?此人正是杨仪。杨仪不仅在行军打仗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在政治管理方面也是颇有见地。因此,杨仪不仅受到刘备的重用,也颇得诸葛亮的赏识。
在诸葛亮死后,杨仪便在马岱的帮助之下,顺利地将魏延等人尽数除去。
虽然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魏延的存在不利于蜀国内部政治的发展,而且这二人之间又有着恩怨与嫌隙,所以诸葛亮认为出去魏延是十分正确的想法。但若是从蜀国来看,虽然魏延在行政方面十分不足,但是他的军事本领是值得肯定的,蜀国失去了如此一位武将,对于其势力的壮大是十分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