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转载

标签:

旅游

“地下盐城”的奥秘

 

   走进这座庞大又神秘的“地下艺术城”,短短三公里间,20座精美的厅室、教堂让人赞叹不已,然而却有条奇怪的规定:“禁止品尝”各种艺术雕塑,原来它们都是由原块盐矿石雕砌而成的。

 

http://s3/mw690/001DiZjFzy6JSK8Q0FQ42&690

 

   克拉科夫市郊区的喀尔巴阡山山区,每年数百万游客蜂拥至此,进入维利奇卡(Wielicika)盐矿精彩的“地下世界”参观。无论是开采历史还是规模,这座盐矿不仅在欧洲,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1976年盐矿成为波兰国家级古迹,1978年列入第一批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入口处长长的队伍,等候中,听着盐矿专业向导的讲解,有着如此辉煌历史的盐矿,很快便会置身其中,顿时有种莫名的激动。

 

标签:

情感

文/ 屈文平

http://s9/mw690/001ARlY6zy6JAR2an8c08&690

http://s13/mw690/001ARlY6zy6JAR2zGI43c&690

http://s7/mw690/001ARlY6zy6JAR2SmYm46&690

  六月的热浪催开了沙苑里的枣花,空气弥漫着一股蜂蜜的清香。又是一年花期,蜂农老杨早早就选好了场地,忙碌地张罗起来。今年是他恢复养蜂的第一年,一定要干出个好成绩来,才不负“老把

(2014-01-23 10:13)
标签:

文化

标签:

唇腭裂

屈文平

微笑行动

渭南

健康

分类: 新闻

  “跑慢点,慢点,奶奶追不上你了” 58岁的吴淑凤跟在一岁多的孙女后面大声喊着,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已经褪色的红毛衣,满头的白发显得有些凌乱。小孙女瑞瑞(化名)在楼道里一边跑一边张望着,手里拿着一只奶瓶,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11月25日,是小瑞瑞做完唇腭裂手术后的第三天,记者在市妇幼保健院9楼爱心病房门口看到了这一幕。一年前,因为爱,这位不幸的孩子从山沟里的弃婴成为有亲人呵护的幸运儿。三天前,也因为爱,这位先天性重度唇腭裂的孩子,重新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

                “村里人都说这娃活不了……”

  吴淑凤家住合阳县路井镇南庄村,丈夫党自才今年62岁,因患脑梗,行动不便,无法从事生产劳动,生活勉强能够自理。儿子党东海今年35岁,是一名电焊工,长期在西安打工。2007年,正在工地干活的党东海,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世,经医院检查为突发性脑干出血,经过及时抢救,党东海从死亡线上活了过来,但一直靠药物维持。目前整个家庭,只有吴淑凤和儿媳梁娟萍两个主要劳力,一年到头她们都扎在地里劳作,可家里的生活依然是捉襟见肘。
  “我娃和他爸每个

标签:

转载

分类: 散文
谢谢姜老师!!

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间。感觉昨天我还是渭南文坛的小年轻,今天却头发白了,年轻远了。“风情渐老见春羞”,面对今天渭南文坛成群结队的小年轻,我都有些莫名的失落、自卑、羡慕。渭南文学的明天,属于他们。而他们中,屈文凭无疑是文学优质植株。

认识屈文平多年了。人生苦旅上,他一路走来,很不容易。真替他高兴,如今总算活得很幸福:有人爱、吃穿住无忧、事业有成就、将来有期待。不过,拥有了这些,也让他很忙,无法拿出整段

 
      同王飞认识已有十三年了,如今我们都从当初的愣头小伙逐渐步入中年,年龄在增长,王飞的散文也在成长,《豁亮》一书就是最好的明证。
     关中地区自然风景优美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历来文人骚客所青睐。王飞用多年的时间,对关中许多自然景观和乡间的风俗民情,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并用诗意的语言予以呈现,读来令人倍感亲切,又深受鼓舞。通过《微笑的枣树》、《闲话蔬菜》、《白杨树的痛喊》等文章,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敏感的情愫,关中的一草一木、一地一景,都能在他的心灵的空间映射出无限的诗意;同时,作者又是多情的,在《月出龙门》、《南山隐者》、《在南山》等文字中,自然的俊美、壮丽、博大以及厚重的历史,都能激起作者无限的遐思。书中,作者还对关中农村丰富的民俗文
(2013-07-30 19:50)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中国有梦作者:全息山水
http://s9/bmiddle/62ec7105gdbf027866638&690
(图片传到网站就失真加变色,真是闹心——小编)


  

标签:

大篆

程平

渭南

屈文平

千字文

文化

     文/屈文平

    近日,笔者收到程平先生赠送的《程平书法篆刻选》和《程平大篆千字文》两本新书。闲暇之余,认真研读,思绪沉浸在浓浓的翰墨香中,久久地无法散去……
  在渭南乃至整个陕西,凡是对篆刻艺术稍有了解的人,相信对程平其人其事其作都不会陌生。在整个陕西篆刻艺术界,程平是一张闪光的名片。其作品所散发的光泽早已突破了国界的限制,在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程平书法篆刻选》和《程平大篆千字文》这两本书却将程平的另一面呈现给了众人。那雄强凝重的笔力,那典丽峻奇的风格,还有那错落有致的谋篇布局,呈现给人的不是金石篆刻家程平,而是大篆书法家程平。
 无法想象,66岁的程平是怀着怎样一种对书法艺术的深爱,忘却年老和体衰,在书法和篆刻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和突破?这两本书,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让人不由得想去拜访一下作者。

  终于,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笔者来到程平的家中,走进了他的艺术世界,感受到了他对艺术追求的那份严谨和执著。
  上世纪60年代,一

标签:

木雕

石雕

玉雕

屈文平

渭南

文化

几个月前,青年剪纸艺术家艾晓就说,发现一个青年才俊,雕刻艺术登峰造极,很值得一见。期间,由于种种原由,一直没时间去见。
6月28日上午,艾晓再次电话邀约,终于在西二路豆志腾先生的福彩销售店内得以相见。他叫郑会峰,老家在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今年23岁,是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专业大二学生。满脸憨厚,言语不多,大大的眼睛中透着一股睿智。
谈到雕刻,小郑说自己是在高中上美术辅导班的时候,无意中接触到的。当时是学画画,课间没事,就在木头上刻花纹,感觉很有意思,就一直雕刻了下去。刚开始,都是在木头和葫芦上进行雕刻,只是刻一些简单的花纹和图案,对线条和体积有了基本的认识。
大学后,小郑从铜川市高级中学考入到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专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郑在学校的画室结识了一位学生家长,送孩子来画室学习。闲聊中,小郑得知他是一位雕刻艺术家。于是,就在周末时间,经常去那位家长的工作室学习雕刻。从此,小郑进入到一个新的雕刻领域——石雕和玉雕,他开始在寿山石和玉石上,雕刻一些古兽等图案和造型。从浅浮雕到镂空雕,从圆雕到组雕,视野开阔了,涉猎面也宽泛了,渐渐地小郑深深地喜欢上了雕刻,开始陶醉在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