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多瑞的视线
多瑞的视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13
  • 关注人气:24,4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湿地

自行车

杂谈

分类: 一缕行走的步子

 

写在前面的话:去了四次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与感受,于是想为这地方写个攻略,好让朋友们少走弯路,更充分地享受这里的美妙。

 

白鹭湾湿地公园,呈长条形东西横呈。正中间是一号门,西边二号门紧临荷塘月色,三号门在东边,靠近龙泉方向。每个门都有一个有巨大白色太阳伞的游客中心,都可以在那里喝茶,

一号门的游客中心中午有简餐供应,一份36元。
三号门的游客中午有中餐供应,且不远处还有家叫做“锦汀草堂”的中餐馆连带茶馆,窗外有很好的风景和震天响的牛蛙声,菜品不错,价格可以接受,茶包间费三十元,最低消费十元(白开水)。另有麻将室,不清楚价格。
二号门的游客中心无餐可供,只能喝茶,但因为它紧临荷塘月色,门口农家乐不要太多呵,且个个像模像样的。

三个游客中心的最低消费皆为十五元(白开水),茶水最低消费28元。

三个门的游客中心都可以租借自行车,三百元租金,
一号门的游客中心,还需押个从证件,本单位的工作卡可用。租用自行车的费用,第一个小时二十元租借费,往后十五块钱一小时。超过十分钟算一小时。
节假日,游客中心的自行车供不应求,门外有私人租车的,每小时十五元。

 白鹭湾湿地公园,真的好大,老年人,不便行走的,最好走一号门和三号门。因为游客中心离大门近。二号门离游客中心老远的,虽有观光车,但不是太方便,且价格小贵,从一号门到三号门三十元。人少的时候,仅仅只有两辆观光车在若大的院子里溜达。捡那些不会骑车,且走不动的的游客。
每个门,想要打的,是很困难的,但有公共汽车可搭乘。

所有的游客中心,都五点打烊。“锦汀草堂”时间由晚上就餐的食客而定,此餐馆门前有停车位,离三号门几百米距离。

 白鹭湾湿地公园一般情况不收门票费,遇到什么节的时候就不一定了,票价40元。

公布一个“锦汀草堂”服务员电话,可提前订餐订位,纯小姐:13708191830
公布一个观光车的司机电话,如果需要搭乘观光车请联系他:彭师傅:13880183417 

阅读    收藏 
(2011-10-21 21:33)
标签:

张炜

蒋友柏

蜗牛

狮子

分类: 一缕墨香

      写在前面的话:最近家里、单位里都挺忙的,家里是父母身体都不太好,总是去医院。单位处室里的小同事,结婚的结婚、怀孩子的怀孩子,有个不用结婚和生孩子的吧,又抽信访局锻炼。哎呀,别的到没什么,就是看书的时间少了些(有点装哈)。于是我把张炜的《你在高原》放在有大块时间的时候阅读,把蒋友柏的《悬崖下的小道》用在只有小块时间的时候读。比如今天陪参加西博会的外地领导参观安仁博物馆小镇,皮鞋后跟上的皮被那些不平坦的青石板磨掉了,修鞋的时候从包里摸出《悬崖下的小道》,读蒋友柏写在里面的三个关于动物的小故事,我喜欢三个里的两个,记录下来,给我爱儿子,希望他能从中读出里面所蕴含的哲理。当然,如果有朋友喜欢,尽管拿去,嘻嘻!

                             

                                                 靠自己

http://s8/bmiddle/4baa675fxafcebd092bd1&690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年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幸福就在…… 


               http://s15/bmiddle/4baa675fxafcec1cc34da&690


    草原上有对狮子母子,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幸福在哪里?”

    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呀……”

    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

    母狮子笑道:“傻瓜!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



The Lion King Collection(狮子王精选)

歌手:影视原声(欧美)

唱片:雷鬼

  • The Lion Sleeps Tonight
  • 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
  • Hakuna Matata
  • My Lullaby
  • He Lives in You
  • Be Prepared
  • In Youpendi
  • Noyana
  • It's Time
  • One by One
  • We Are One
  •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 Love Will Find a Way
  • One of Us
  • Busa
  • Upendi
  • Lea Lalalela
  • Circle of Life
  • He Lives In You (Tina Turner) 




阅读    收藏 
(2011-10-19 23:37)
标签:

西博会

宝光寺

罗汉堂

皈依

尊者

分类: 一缕闲聊

 http://s4/bmiddle/4baa675fxafa9ab86c313&690

  

   西博会今天拉开大幕,西部省市来了许多的大佬,上级安排我们每个单位对口接待。今天我做为随从之一,跟一大佬鱼贯进入成都宝光寺。这地方许久没来过了,小时候它对我的诱惑极大,极喜在罗汉堂数罗汉。其实每次数了下来,那些个被自己数到的罗汉面前那块小牌子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一直似懂非懂——达摩尊著菩萨云云,真的把我搞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次次仍乐不可支地数着。今天沾首长的光,可以进入不对外开放的东花园,那是宝光寺第二十五代方丈意寂大和尚习佛的礼堂和生活的居所,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文物,比如舍利子,可仍然没有罗汉堂对我的吸引力大。

   想去罗汉堂数罗汉,但又不敢擅自行动,跟丢了队伍罪过就大了,只好在那门前晃来晃去,斜着一双贼眼,偷偷往那罗汉堂溜,幸好罗汉堂也是来宾必去之地。于是趁讲解员讲解之时,我抓紧分秒数罗汉。今天右脚先迈进的那罗汉堂的门槛儿的,那就从右边开始数,一、二、三……四十八,呵呵,数到第四十八时,那罗汉牌位上写着:第三十五尊毒龙皈依尊者。先看到毒字时有些郁闷,再看到龙字时有些欣慰,再连起来想时,竟然有些狂喜。“毒龙”难道不等于“有毒的大虫”,有毒的大虫,便可不惧百毒、便可不畏百虫、便可毒其不善者、便可吞没毒害者,多么强悍的虫虫啊!   

   再看那牌上,发现除我爱死了的“毒龙”二字以外,还有“皈依”二字。认真查过“皈依”二字的意义,这“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所谓内道、外道之差别在于有无皈依三宝。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也就是希望投靠三宝的力量而得到保护与解脱。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感觉这些既遥远又深奥,就不深究其内涵与外延了。如果让我放弃“毒龙”做一无毒之龙,我宁愿选择放弃皈依。毒之驱害、龙之虫首,有错么?驱害的第一大虫,善莫大焉,阿弥托福!

   尊者是每个罗汉最后的称谓,想来是想告诉天下人,无论谁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尊己者、尊尊他人者;不尊不尊己者,不尊不尊他人者。不尊己者、不尊他人者,毒龙毒其之!嘿嘿!

 

百度百科对“毒龙皈依尊者”的解释

 

                                          http://s6/small/4baa675fxafb0b27f2ad5&690



    五百罗汉第叁拾伍尊
  毒龙皈依尊者,本名瞿波罗。意译牧牛人。曾为毒龙,故以为名。
  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佛陀在世时,古印度那揭罗曷国有一牧牛人,每日向国王供应乳酪。一次献乳酷时有失礼仪,遭到国王的谴责。牧牛人心怀忿恨,供奉鲜花祈祷神灵,发愿来世变作龙王,摧毁京城,杀害国王及其臣民,发愿毕,以头触石,气绝身亡。不久,牧牛人转生为大龙王,住在那揭罗曷城西南石岭的洞穴里。龙王飞出洞穴,欲荼毒生灵。佛祖闻知,运用法力。降伏其心。龙王皈依佛教,并发誓永不杀生,扶持佛法,供养佛陀弟子。佛祖再施神力,将自己的身影留在龙洞石壁上,对瞿波罗说:我的影像具有慈悲神力,当你愤怒而毒心萌动时,静观影像。毒心自然消失。据载,石壁佛影成为佛教圣迹,获阿罗汉果。

                                    
皈依三宝赞

 

歌手:齐豫



专辑:所以变快乐
编辑:弩藤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
愿我遍游诸佛土,
十方贤圣不相离。
永灭世间痴。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
愿我六根常寂静,
心如宝月映琉璃。
了法更无疑。
归依佛,弹指越三?。
愿我速登无上觉,
还如佛坐道场时。
能智又能悲。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众生同我愿,
能于空有善思惟。
三宝共住持

阅读    收藏 
标签:

贝壳

风铃

海螺

分类: 一缕闲聊

   写在前面的话:远方 从海边拍了许多贝壳和海螺做的风铃图片回来,放在博上,配着我喜欢的曲子《海上花》,发了一篇名为《海上花》的博文。图文并茂,甚是喜人。静静地用目光抚摸悬在风中的海上花,耳边竟隐隐约约响着些清清脆脆的声音,将一些沉睡的记忆唤醒。

 

                                                 远方 摄影作品                                

    

   有一年出差在海边,忘了是大连还是青岛的海边了,因为那一次,这两处地方都去了的。在一个由贝壳做的风铃前徘徊,它是这片商铺里最大的一串风铃。看到它,脑子里马上涌现出一个词——“壮观”。真是惊讶于这被掏去了珍珠的贝壳,依然遗留着的珍珠一样高贵的气质,竟然能构造出如同宫殿一般华丽的格局。但最后,我还是选择放弃,没有将她带回没有海的盆地。没有海风的吹拂,它会干裂的吧,它听不到海的声音,会寂寞的吧,我不忍。更不忍,我那还未走完的长长的旅程,恐怕会将这华丽的宫殿在颠簸中毁损。

    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我最爱的风铃,但却一直没能找到。我不知那年在大连还是青岛的海边放弃的那串贝壳做的风铃,是不是就是我一生的寻找。生活中,总有些放弃,原本正是我们倾尽一生希望拥有的。


 

                                                             远方 摄影作品  

 

    看到这串风铃里那些小小的海螺壳,我想起一部小说的情节。这部小说的名儿已经早忘记了,但这个情节一直没忘。

   海边的男孩子爱上来自内陆的女孩子,但羞于表达,于是将一张示爱的小纸条放在一只海螺壳里,临别前,他将这只海螺壳交给他爱的女孩,告诉她,可以通过海螺听到海的声音。女孩子于是常将这只海螺放在自己的耳边,伴着自己的心跳听海的声音。许多年过去,已是女人的女孩子无意间失手打碎了这只海螺,那张她渴望过的纸条,花瓣一样飘落,而光阴像吹过海面的风。人世间的许多事,都只肯在粉碎的那一刻才露出真相,任你陪着多少小心,也不由你。 

阅读    收藏 
标签:

刀郎

新歌

理想

分类: 一缕旋律

   刀郎写了新歌
《理想》(也许你只能到他这个新创建的“啊呀啦嗦”音乐网站,注册后才能听到这首歌),只是这次是由云朵的唱的,柔软的女声,却颇为坚硬犀利地说着关于理想的话题,用一个五0、六0后、七0后都颇为熟悉的词,剔刀似的,一点点地戳着那点已经深埋的关于理想的记忆。(因为云朵的演唱,如不看歌词,很难把这首歌与刀郎联系起来。但也正因为是云朵演唱的,让人更能从柔软的嗓音中对比出心被伤之后的硬——是那柔软之处的硬伤哟!)
   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是羞于再提小时候曾经有过的理想了。而小时候不让说,只能藏在心里的那些理想,现在却敢大大咧咧地说出来,根本不怕见光。黄金屋、颜如玉,哪儿用得着这些个文皱皱的酸词,我们已经敢直接亮堂地说:赚大钱、泡美女!(呵呵!照理不该由我说泡美女这个词,我只是对应那个颜如玉,代表我们六0后的男同学说一次而已吧。)
   这歌的旋律与刀郎惯常有的套路有些不同,有点校园派的样子,没了他喜欢的新疆音乐元素,却会让这首歌拥有更为广大的受众。不是音乐家,对于歌的旋律也只能业余地胡乱谈谈感受。当然,也不是词作家,所以也只能说是胡解,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刀郎、刀迷们谅解。我听这歌,特别是认真研读了歌词之后,是有很多感想的,还是容我尽情地抒发一下下吧,不然会憋闷死我的,呵呵!
 
特别的记得小时候老师总说要做个有理想的人
 就在她给我系上红领巾时激动得我一满脸的认真
怀里这滚烫理想似翅膀般带我飞出故乡的小城
似这般崇高境界让我暗下决心要为此奋斗终生
 
    这一段刻画的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经历过的场景,不同之处在于,有些人不是飞出小城,而是从中国的大城市起飞的。而那些已经飞向大洋彼岸的人,定会更为快速在心的坟场,埋葬掉这个场景。不管是从哪起飞的吧,都会把这个场景埋葬掉,重新在心里堆积起以往被自己批倒、批臭的理想来的。
年少的勇气从来不会惧怕外面世界到底有多大
记忆里每个伟大的先辈总把喜悲全可以放下
书里的话 老师的话
让我坚信着未来并倔强的长大
 
    这一段仍然是对我们曾经的写真,只是那句同样代表这个感觉的我们熟悉的豪言壮语:“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在今天已全然不再代表着我们最初的表达。
 
我执着的飞啊 奔走在天涯
不舍这于逆境奋起强忍的泪花
青春的梦 不羁的狂啊
顽固的为了未来描绘一副斑斓的画
 
    这一段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当我们告别象牙塔,独自奔向遥迢远方的时候,谁的脑子里,不带着一幅关于理想的绝美的图画呀。任凭谁的忠告,都不容将这理想的图画涂抹掉。
 
逝去的青春似儿时的照片静静的染上灰色的尘
蓦然间发觉身边全都是为生活而奔波忙碌的人
崇高和理想早在窘迫之中奔向了四个现代化
偶尔在冗长夜里微红脸颊上汗颜年少的认真
 
    这一段仍是经历过的人的真实写照,儿时的理想渐行渐远,已变成嘴里的调侃,谁要认真地提及,定是一番热讽冷嘲。
 
姓鲁的爷爷说过真的勇士要敢直面惨淡的人生
所以在茫茫人海内尽管卑微依然默默的勤恳
哪里的黄金屋 哪里的颜如玉
铭刻的字字珠玑话语羞红我崇尚的面具
 
    这一段是要有些经历的人才能理会的了,歌词婉转着想要表达的那些深意,让我们在心的深处为其鼓掌吧。
 
我执着的飞啊 奔走在天涯
不舍这于逆境奋起强忍的泪花
清晨的太阳 盛开的鲜花
今天才发现是块日夜纠结的伤疤
才明白理想不过是卑微的另一种牵挂

 
   这一段的想要表达的,是我们之所以有别于八0后之后的小孩子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曾经有过所谓崇高的理想,而这个曾经的崇高,必定会让低微在现实中的我们,一次次处于无法超脱的纠结之中。曾经的理想尽管已不在崇高,但它仍然是我们的牵挂。就算我们在心的坟场埋葬了它,但那座坟茔仍在我们心上。
 
我执着的飞啊 奔走在天涯
不舍这于逆境奋起强忍的泪花
看多少故人 匍匐在风尘
所以现在路上的我依然默默的勤恳
看多少故人在风尘里依旧苦苦的勤恳
 
    这一段写出了我们的艰辛,之所以默默地、苦苦地勤恳,在于我们不愿坠落风尘!
 
 为刀郎鼓掌!
为曾经有过理想,现在依然默默地、苦苦地勤恳的人们热烈地鼓掌吧!
                      
                                 (同时发在百度刀郎吧的贴
 
理想(歌词)
词曲:刀郎
编曲:高飞 刀郎
吉他:高飞
混音:韦敬民

特别的记得小时候老师总说要做个有理想的人
就在她给我系上红领巾时激动得我一满脸的认真
怀里这滚烫理想似翅膀般带我飞出故乡的小城
似这般崇高境界让我暗下决心要为此奋斗终生

年少的勇气从来不会惧怕外面世界到底有多大
记忆里每个伟大的先辈总把喜悲全可以放下
书里的话 老师的话
让我坚信着未来并倔强的长大

我执着的飞啊 奔走在天涯
不舍这于逆境奋起强忍的泪花
青春的梦 不羁的狂啊
顽固的为了未来描绘一副斑斓的画

逝去的青春似儿时的照片静静的染上灰色的尘
蓦然间发觉身边全都是为生活而奔波忙碌的人
崇高和理想早在窘迫之中奔向了四个现代化
偶尔在冗长夜里微红脸颊上汗颜年少的认真

姓鲁的爷爷说过真的勇士要敢直面惨淡的人生
所以在茫茫人海内尽管卑微依然默默的勤恳
哪里的黄金屋 哪里的颜如玉
铭刻的字字珠玑话语羞红我崇尚的面具

我执着的飞啊 奔走在天涯
不舍这于逆境奋起强忍的泪花
清晨的太阳 盛开的鲜花
今天才发现是块日夜纠结的伤疤
才明白理想不过是卑微的另一种牵挂

我执着的飞啊 奔走在天涯
不舍这于逆境奋起强忍的泪花
看多少故人 匍匐在风尘
所以现在路上的我依然默默的勤恳
看多少故人在风尘里依旧苦苦的勤恳
阅读    收藏 
标签:

冯小纲

电影

唐山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

母亲

杂谈

分类: 一缕光影

尊敬的冯小纲导演你好!

   我在第一时间带着儿子,看了你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且选择的是DMIK放映厅。

   冯导,做为四川人,我首先要向你鞠个躬,感谢你为汶川地震而改写了《唐山大地震》的剧本,把这段我们四川人想忘而忘不掉的历史,永远留在了这样一部恢弘的电影里,让我们的子子孙孙有幸能永远铭记。看到那些熟悉的场景,我依然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心里顿时生许多对关心和关爱四川人民的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的最真切的感激与感动。只是我突然很想看到最早的那个本子,因为听你在首映式上说,开始拍这部电影是在2007年底,那时候汶川还没地震,那如果没有汶川这场大地震,你又通过什么样的桥段,让方登改变了心里的那点根深蒂固的呢?我很好奇。我想寻原著来看看。

   冯导,23秒地震时的特技,是一种严丝合缝的对超强地震的复制,真的跟真的一样让人震撼。想来这一桥段是可以成为中国电影特技的里程碑的。由此可见,中国在电影特技上已经可以不输好莱坞了,如果有机缘,也可以拍出《2012》和《阿凡达》那样的电影来的。

   冯导,我在看你的这部电影时五度落泪。第一度落泪,是在方达奶奶重又把方达交还给元妮的时候,眼泪在元妮重又看到向自己跑过来的儿子时发出的那一声悲喜交集的叫声中喷薄而出。我是母亲,完全理解元妮那一刻的心情。第二度落泪,是在那位四川母亲决定给女儿截肢时候,那种爱女儿更感恩救援者的善良姿态,让我为四川人所具有的这种情怀感动,为那位母亲想从废墟下找回女儿那被压着的断腿时的撕心裂肺而撕心裂肺。第三度落泪,是在方登回到这家里,看到母亲放在自己遗像下的那几个西红柿时。三十二年对母亲的误解,几个西红柿便释然了,我体会到了方登那时悔恨交加,悲从中来的心情。第四度落泪,是元妮为三十年前那个“救弟弟”的决定而向女儿跪下请求原谅的时候,那是一种多么无奈的选择呀。三十二年前,无论做什么样的选择,都将成为一个母亲万彻不覆的悔与痛。第五度落泪是在方登看到妈妈每年都为她配齐一套教材时,猛然体会到母亲三十二年的不易,追悔莫及地拥抱着母亲说“对不起!”的时候。一个女人最光润的年华,湮灭在三十二年前的那一场灾难中而引发的悲切,让我泪如雨下。这时我原谅了你在影片最初,为徐帆和张国强设计的那段在卡车车厢里的戏。终于明白你想通过这场戏说明什么了——元妮原本是个多么质感的女人,而这场灾难,让她再难拥有一个女人本应该拥有的幸福与快乐了。

   但是,冯导,我仍有但书。

   子夜时分,我和儿子走出电影院,一致决定步行回家,之所以决定步行,是因为我们觉得心里堆了许多话要讲。在那段长长的路程里,我们开始相互倾诉着走出电影院后的感受。

   我们共同的感受是心里有点空落落的。你的这部电影,没能让我们觉得心里实沉,总觉得有地方你没能填满它。即或是我们都落泪了,但那种悲切有点浮于表面,你没能让我们体会到那种从心底最深处而萌发的悲伤。也就是说,你轻易地敲开了我们挺表层的悲伤,而深藏于心的那根主管悲伤的神经,你的电影还没能够触及到。

   儿子说电影的线索有点飘浮,让他有点恍惚,不知冯导在这部电影里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是爱、是理解、是亲情、是唐山的人感恩、还是唐山人的艰苦卓绝。当我告诉他,原著讲的是一个女孩,地震时被母亲遗弃之后三十二年的经历,着力表现因灾难而同样倒下的人,站起来却千姿百态了。他听后有恍然大悟之感。他说如果那样的话,线索便明朗,且能经得起推敲了,只是又没有这么主旋律了。是的,冯导,我理解你的难,理解中国电影人,在中国搞创作的不易。想起同是华谊兄弟改编而成的电影《风声》,电影虽主旋律了,却与原著远远地偏离,根本经不起推敲了。什么时候,中国电影能抛开一切,尽情诉说人与社会最根本的那些东西,而不被政治左右,我想便可以突出重围,惊艳世界了!

   儿子在寂静的大街上开始他的畅想。他说如果能把冯小纲、陈凯歌、张艺谋纠集一块,拍一部电影那多好呀。让冯小纲做编剧、陈凯歌做导演、张艺谋做摄影,那拍出的电影故事、深度、画面便齐整了。记得你曾对记者说过,陈、张两位是压在你心里的两座大山(大意是这样吧),说出了你对他们两位的敬重。其实你们仨都各有所长,若能兼收并蓄,那便是中国电影的福气。

   乱七八糟地说了这么多,希望你能理解我、我们对你无限的期许!

   祝你和徐帆以及电影《唐山大地震》全体演职人员夏安!

 

                                        你的影迷:坡上斜阳

                                          于2010年7月23日

 

 

阅读    收藏 
标签:

咖啡

曼特宁

平和

温婉

午后

分类: 一缕闲聊

http://s1/middle/4baa675fx87dca6a06780&690     午后阳光下的曼特宁

           文/坡上斜阳

 

 

   喜欢咖啡、喜欢曼特宁。因为它不那么浓烈,像去掉尖锐与犀利的中年人。我中年了,虽然联和国说50岁以下都是青年。

    喜欢中年,不说什么磨砺之类的老话。就喜欢中年初具规模的平和与温婉。

    年青时,在爱情、事业、生养孩子、建立家庭中挣扎,对能彻底摆脱那些挣扎的中年和老年充满了热诚的向往。我想,到那时,我用不着如此劳累不堪,或是彰显一副被什么纠缠着总也拨不出来的狼狈样子了。到那时,我便可以用一直以来就绝对崇拜的那个词——从容,从里到外地搞定我的生活了。

    我“从容”了么?即或是从容得不那么彻底,我也昂扬着让自己走在通往“从容”的路上。起码,我可以在阳光温软的午后,伴着香烛的那一丝丝细微的香气,蜷缩在舒服的沙发里,从容地喝着自己手磨的“曼特宁”了。

    喜欢曼特宁,起初是因为这个名儿。在一堆“巴西、摩卡、哥伦比亚、夏威夷、拿铁、蓝山”硬邦邦的咖啡名儿里面,“曼特宁”显得那么的妩媚与柔软。卡布基诺这个名也不错,但它太招摇了,花里胡哨地辗转于不同成色的人的掌心,像一个浓妆张扬的女子,它肯定是不适合已经中年的我的。

    当然,咖啡重要的还在于它的口味,但我在尝过以上提到的所有风味的咖啡后,依然深爱醇厚、润滑、温和、馥郁的曼特宁。

    据说苏门答腊曼特宁是咖啡中的绅士;据说由于曼特宁无可替代的香醇口味,日本最大的咖啡公司UCC上岛咖啡在1995年与苏门答腊的著名咖啡商PT Gunung Lintong合作经营他们在亚洲的第一个咖啡种植场,可见曼特宁在咖啡领域里的地位有多么的重要。

  有人说,曼特宁代表着一种阳刚,喝起来有种痛快淋漓、恣意汪洋、驰骋江湖的风光,这种口味让男人们心驰神往,寓意着一种坚韧不拔和拿得起放得下的伟岸精神;有人说曼特宁厚重浓烈,是咖啡中的恺撒大帝,它的铁蹄踏碎亘古的荒凉,纵横黄沙的遥远天涯;有人说曼特宁温柔随和,即便是心肠最硬的男人也会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它的温柔。不管人们怎样去形容它,男人因为有了曼特宁而变得伟大;女人因为有了曼特宁而变得妩媚;生活因为有了曼特宁而充满成就和自豪;世界因为有了曼特宁而变得充满阳光与爱。呵呵,说什么的都有呵。我与这么多人一起喜欢曼特宁,可见我是多么的大众。可见对于同种事物,人和人的感受是多么不同。大同世界永远只存在于学者的理想之中。我愿独守我对于曼特宁的感受,这决非耍个性之酷,全因维护这份独享的感受之真。

  曼特宁一直都以最独特的苦表现它最独特的甜,仿佛生活。初尝它时,我们或许为之咋舌,放入再多的糖也掩不了那种苦味,但我们却控制不住自己而疯狂迷恋它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就像鲜花边上的荆棘,令人清醒自觉。曼特宁的苦不会使你心烦,反而会让你更觉清醒;在你遇到真正痛苦之前,曼特宁只是一杯普普通通带着苦味的饮料,只是让你提神的液体、只是让你暂缓脚步的工具,它还不能感应到你的委屈,但有许多人疯狂迷恋着曼特宁的苦味,仿佛中了毒不能戒掉,如果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会微笑着告诉你:“因为爱是苦涩炼出来的。” 这是我从网上摘录下来的一段话,不知为什么人们要把曼特宁与爱情扯在一起,是因为爱总将甜与苦纠缠始终,让人总一副用尽毕生之力追而求之的缘故么?

   午后阳光下的曼特宁,平和温婉得有些缠绵,像一段段我们不愿舍弃的生活桥段,攀附于我们柔软的性情之间,让迎面而来的些许坚硬,都不得不退避到阳光的阴影下,沉默地品味着一缕藏着苦味的绵香。 

 

 

阅读    收藏 
(2010-05-30 10:21)
标签:

叶子

嬉闹

妖娆

守望

杂谈

分类: 一缕叹息


 

我想做片叶子

挂树的梢上嬉闹

 

在葱郁中

沉醉

在繁茂中

躲藏

 

我想做片叶子

绕树的枝上妖娆

 

点春的嫩绿

额头

抹秋的金黄

脸颊

 

我想做片叶子

在四季的轮回中与树私语守望
 






 

阅读    收藏 
(2010-03-09 11:04)
标签:

北大

培训

论语

文化

分类: 一缕墨香

                                     北大百年纪念讲堂

    朋友在“北大培训”做高管,这使得我在北大“偷金”有了机会。儿子那边艺考正酣,我这边坐在北大培训大楼里“偷金”正忙。

    北大的这种专门招收各企事业高管的研修班,一期,三十二天,全年授课八次。学费三万九千元人民币(呵呵,我听了三堂课,怎么也偷了一两千金呵)。研修班的学员都是些来自祖国各地企事业的大小老板,还有许多海外华人。课程除了与经营有关的专业课程外,还开设了“国学”、“领袖智慧”、“曾国藩”、“女企业家素养”等与自身修养有关的人文课程。设有总经理、总裁、董事长班等。

    我接受朋友的建议,第一堂课,去“高级总裁国学班”听“论语”。朋友说讲课的老师是北大哲学系教授,“论语”讲得特棒。听了两小时感觉不错,认真做了笔记如下:

 

关于于丹:他说,我们对于丹本人并无恶意,我们只是想说明,做为一个专门从事传媒教学与研究的人,对于“论语”是没有做过深刻研究的。因为学问是要靠时间来养的。我学习和研究“国学”已近三十年,但现在我仍不敢说自己就是专家。于丹和“百家讲坛”做为一种普及知识的平台是无可厚非的,但她并不是“论语”真正的专家。

关于论语:他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也许这个错误是大家的,论语中那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的“乐”,不读快乐的“乐”而应该读着“要”(yao)。他说,智者与所知的东西是处在一种分离的状态中的,而关系也处在一种变动之中。仁者可以保存生机,为此,仁者是生命力最饱满和漾意的那种人。论语中重要的概念都与生命有关。儒家的思想:天地就是一个生生不息创造,人更应该生命不息地创造。一个生意人,如果只懂得将手里的货物转手出去,而没有自己的创造,那就不应该称做是生意,而只能说是买卖。

关于“蚁族”:他痛呈现行教育制度,他说“蚁族”的产生与高校扩招有关。大学本应该培养出一个学生,就让他有就业的地方,应该完全按需培养。不能考进大学的人,就让他安心地就读中专、职业技术学校什么的,毕业后做技术工人,安心地行走于属于自己的阶层。扩招让本来不具备大学素质的人进了大学,而一个读了大学的人,你让他没有白领或是金领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那么游离在大城市为梦想奋斗的人,也就只能做“蚁族”了。他之所以说起“蚁族”,是在讲“论语”时说起教育而引发的。他还就前不久教育部长在两代会上关于教育改革的发言,谈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一个学哲学的教育部长,其实是外行在领导内行。他说教育的意义不是扼杀天份和创造,兴趣是成才之源。

关于“南子”:因为电影《孔子》的热映,使大家得以知晓孔子的这段唯一的绯闻(笑)。他说,其实孔子与南子并不像电影描述的那样,他们见面是隔着帘子的,孔子只听得到南子在帘子里面行礼时,玉环琏佩的碰撞声,这说明南子见孔子是穿戴整齐且的,且因为隔着帘子,南子的秋波是递不出来的(笑)。其实“子见南子”在“论语”中的这一段,最关键的不在于男女间的的那点事,关键在于,孔子的学生子路得知孔子要去见南子,认为孔子是想走夫人路线,而对老师大为不满,孔子因此而向子路发誓,他非其意。他说子路是孔子唯一屈尊向其发过誓的学生。

关于历史影视剧:他说,现在历史影视剧大多低级趣味,而之所以低级趣味,是编导们为了收视率和票房迎合了大多数低级趣味的观众。他特别说到最近的一部关于杨贵妃的连续剧,说那剧竟然为杨贵妃找了一位初恋情人,他让大家猜那位初恋情人是谁,然后自问自答:李白!(笑)他说,这个初恋情人让杜甫做好了,也许那样更能出戏呢(笑)。然后他说,中国做得好的两部历史电影连续剧是:《大明王朝》和《嘉靖1516》。

关于道和德:他之所以说到“道”,是因“学而不厌、悔人不倦”而起的。他说孔子一生好学。于是他说,道不可能在一个身上完整的体现,道是形而上的,超越形体。任何有形的存在,就有限,有边界。道是无限的绝对,做为无限和绝对的道,是不会被什么局限的。他说“德”就是自己脚下踩着的这块地,要以自己现有的状况往下走,这就是真实的力量。每个人应该在有了立足点之后,努力寻找到一个能让自己走出狭隘的道路。自私自利的人是绝对的小人,因为他的关怀小。要学会关怀和关心身边的人,比如爱自己的儿子。接着他讲了自己儿子出生后,自己的那些万千感概。

关于人生的意义与趣味:他说人生的意义是活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一切由爱来引领。人应该多点智慧,亦一高尚的趣味。但凡门槛高的趣味就应该算作是高尚的趣味。人一定要去追求一些技术含量高的趣味,一些容易上身的趣味,带来的对自我的提升是有限的,比如流行歌曲。一般的提升都在学习最枯燥的阶段。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精神的成长。

杂谈:“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意思是没事的时候不惹事,事来了不怕事。惹事的人,大多担不起事。轻诺必寡义。伟大的刺客(笑),刺客当然有伟大的。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没到关键的那一刻,平凡如常人。圣人之心,应该像镜子,不滞不凝,事物来了,给你个公平的影子,走了不留下丁点。

 

    这是我在北大第一天“偷金”的笔记。第二天,我用一整天,“偷”了整堂“古今领袖的智慧”的“金”。我愿意把这些在北大“偷”来的“金子”都分给大家,欢迎大家来取!

阅读    收藏 
(2010-01-27 09:26)
标签:

云端

在云端

幸福

快乐

分类: 一缕光影

   
    用“
在云端”这三个字做这篇博文的标题,是因为一部同名的美国电影。但我不想用书引号,因为我这篇博文并不只是说说那部电影。我还想就“在云端”,说说“在云端”。

    这部《在云端》的电影是儿子推荐的,他三番五次地催促我看,是因为他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非常困惑。他不知这样的电影是好还是不好,因为这部电影没有特技,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吸引眼球的的诸多电影元素,但却让他不时陷入莫名的思索与思考之中。儿子单纯,对于生活,他连门槛还没迈进呢,所以也很难思索与思考出什么结果,只能困惑了。

    我让儿子三番五次的催促,是因为我没能在第一时间,赶着去看这部片子。我这段时间手头上有“女红”要做,还是看国产电视连续剧比较合适,原版英语的电影,是要看字幕的,那样就很难认真做手头上的“女红”了。我把这部片子放在睡觉时看,躺在床上,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床的一侧。我睡觉总是很晚,看不了一会,眼睛就睁不开了。所以,好几天,我都没能把这部电影看完。可不知怎的,第二天又挺挂着它的,于是第二天上床以后,又继续看它。连续这样的动作,搞了三个晚上,总算看完了它。结果,看完那天我失眠了。

    电影《在云端》,讲窃乔治析•克鲁尼饰演的是一名叫瑞恩•宾厄姆的公司裁员专家,他的工作是飞来飞去为各地公司去解决麻烦,他人生的目标则是乘坐飞机积攒飞行的英里数达到1000万,从而晋升为白金会员。这个会员,全美国至今不到十人。但瑞恩这种“在路上”的生活方式却受到了新人的威胁,一个名叫娜塔莉(安娜•肯德里克 饰)的大学毕业新生发明了一种互联网远程会议系统,让裁员变得轻松省事,也让瑞恩的工作显得毫无必要。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瑞恩的新任务竟然是带领娜塔莉熟悉工作环境,他的飞行之旅终于有了个不那么和谐的伙伴……电影还有另一条线索,瑞恩在机场遇到了他梦中情人、恰好也是他的同行亚历克...

    这是从网上淘来的剧情简介,其实,这个电影远不止这些内容。

    有网友写了评论,我觉得比较全面,淘来贴博上。

    男主人公瑞恩•宾厄姆随性而为,一直提倡"空包"理论---不用把所有人,所有物都装到自己的背包里,那样压得喘不过气,还不如卸掉包里的一切,轻松上路。这个理论对于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很适用,但对于一个40多岁,事业有成的男人来说好象就没什么说服力了,正如新人女孩说的"没有承诺,没有牵挂,对男女关系随随便便,你简直就是个12岁的孩子!男主人公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和女主人公交往的。不曾想,在经历了妹妹的婚礼之后,他仿佛被点醒了,于是不顾一切的跑到女主人公家门前,本想给对方一个惊喜,观众也随着情节有所期待,可剧情是女主人公有个美满的家庭,两个孩子、老公,这着实给男主人公一大打击。事后女主人公打电话来责问,为什么不通知一声就冒失的跑到她家去,他想干什么!可见,女主人公对家庭的重视。同时,她还表明,那段随便的感情只是她生活中的插曲,她的家庭才是她的真实生活。当她问到男主人公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本是个玩世不恭,对感情、对家庭、对亲情都不太在意的人。可这次他在意了,却发现当他不在意承诺、付出、人和人之间亲密关系的时候能吸引到的也只是想和他玩玩的女人。之后他有所领悟,推荐新人女孩找到新的工作,把自己的一千万英里的里程送给了他的妹妹妹夫,他知道该是为别人做点什么的时候了。不过影片结尾还是他自己一人做在飞机上来往于各个工作地点,紧扣主题“云端”。
   
《在云端》就是这么个内容的电影。

     而我今天想说的,不在于电影《在云端》,而是“在云端”这个词的涵意,或者是我自己想要赋予这个的涵意。

    电影男主人公瑞恩•宾厄姆的在云端的生活,是他特别追求和享受的。由此看来,“在云端”这个词,是可以做为幸福与快乐的代名词的,因为人总是追求幸福与快乐的呀。中国的词汇里,常说腾云驾雾,翻云覆雨、云泥之别、云蒸霞蔚等等,只要与“云”沾边的词,大多表达着一种极致的美好与至上的快乐。

    可当电影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相遇之后,在经历了那么多幸福与快乐的时光之后,他的云端,便不在真正的云端上了。在我看来,他最后把那张可以在天空任意来往的白金卡送给妹妹和妹夫,并不像上面网友评论的那样,是他想为别人做事了。而是这个云端,不在是他所向往的那个云端了,他在这个云端里,已经寻不到他想要的那种极致的美好与至上的快乐了。他原本挺享受的的云端上的那些幸福与快乐,被电影里的女主人公温馨幸福的家庭击碎了。电影在这个情节上的表述有些颠覆,它让一个现实的女人教训了一个总让自己在云端而不愿接地气的男人,呵呵!

    由此我想,那我们每个人的云端又在哪里?我的云端又在哪里呢?我们在云端过吗?我还在云端吗?我们怎么在云端?我怎么能够永远在云端呢?想多了,所以失眠了,呵呵!

    你幸福和快乐过吗?只要幸福与快乐过,你就曾经在云端,而只要你曾经在云端过,你就会知道你的云端在哪里,只要你知道你的云端在哪里,你就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在云端,只要你努力了,你就一定能在云端!

    祝所有的朋友,都能在云端呵,祝我自己也永远在云端!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