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托大家的福实现了一个愿望,为儿子画了一本好玩的漫画书《尿布侠登登》出版了!![[太开心] [太开心]]()
![[鼓掌] [鼓掌]]()
《尿布侠登登》是一套画给小朋友的漫画,主角登登的造型就是按照两岁儿子登登画的,大家觉得像吗?
这是一岁的时候
在这本书的故事里,会多多少少的出现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不过肯定没有漫画里那么夸张……
向日葵男孩和提奥拉
《向日葵男孩》剧本前期剧本创作中,阅读了很多关于梵高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生活风貌相关的图书,除了画册和网络收集,必不可少的实地考察,还赶上了北京书展的荷兰主宾国梵高的主题,其中很多收获……
欧文.斯通《渴望生活》
但要了解梵高,就要从《渴望生活》出发,书中讲到梵高的弟弟提奥。提奥作为梵高的长期资助人和作品的推广者,成为梵高艺术生命中重要的支撑点,梵高的伟大离不开提奥的付出,由于他们共同遗传了家族精神疾病,在梵高自杀两年后提奥也自杀了,两人墓所紧邻,足以说明兄弟间的情谊。之后所有梵高的作品继续由提奥的遗孀进行管理和推广,直到梵高扬名世界。提奥热爱哥哥梵高的作品,他为此进行无私的帮助,超越了人们普遍认知的情感形式,即非亲情又非友情可以解释,似乎是一种神圣的艺术使命感,自古以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对于艺术家来说,这几乎是上天独有的的厚待!《向日葵男孩》中左伯和提
在我多次的欧洲行中,第一次是最具传奇色彩的,那简直是一次冒险,我居然和一位语言不通的墨西哥姑娘一起,在她陌生的墨西哥舅舅的带领下冲进巴黎,在旅行社的见闻超出我的预料,我见到很多奇特的行者,他们形色各异充满神秘色彩,我甚至邂逅了一位中国驻中东的使节夫人是个北京女孩,我们一同游览车河,因为找不到码头,一路上听她不停的念叨着:我恨巴黎!
我背着一包面包做口粮,有一整天呆在卢浮宫,随后,我第一次看到梵高的向日葵,若不是有近距离警报的话,我几乎是可以将整张脸贴在这副画上像个密探一样仔细的研究。面对梵高先生,我有点手足无措。那时候我在想,世间可能只有艺术是可以封存时间的,假如你愿意长久的倾听,就能听到这些久远艺术品中所保留着的画家的诉说,这种跨越时间长河的对话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从圣心高地上俯瞰,厚重的云层飘过,阳光在楼宇
圣诞新年快乐,刚从杭州回来,一路上见识颇多,不仅有幸见到仰慕已久的大师们,还有幸和蔡老师一起在杭州的收下一个淘气小徒弟。

每次来杭州,总是喜欢在西子湖畔留连一阵。

老船长总是在画桌前盯着我,小子,该交稿子啦~

冬天先生最深沉,像傻乎乎的高仓健、里昂、不不、像⋯⋯像个好老的化学博士,不不、对了,冬天先生像从远乡归来的爸爸,疲惫不堪又不讲道理、看着我的期末成绩单目露凶光。
可是,他包里还装着满满的、满满的礼物⋯⋯
虽然画在张破纸上,这画送给~冬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