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2017年11月16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发布了全球高校毕业生就业力排行榜。“就业力”再度成为社会和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词。高校要如何提振毕业生的就业力?如何利用毕业生就业数据改进培养过程?

“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52%(协议就业率:89.55%,升学出国率:8.97%),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占比达到88.28%。2015届本科毕业生人数为4404人……”南京工程学院在本校的信息公开网站上发布了《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共计67页,向全社会公布了该校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对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等核心指标变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人们常说,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毕业生就业情况就是高校培养质量的最终检验。“毕业生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福祉,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高质量就业是学生及其家庭的热切期盼。”南京工程学院在《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开篇如是写道。其实,高质量就业也是高校对毕业生的期盼。

南京工程学院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工科优势院校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与南京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桂做了深

标签:

杂谈

当教学要求变得“透明”时,学生们更能理解作业的基本原理以及懂得如何评价它们。几所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这样的学生在学习上更有信心,对大学更有归属感,这有助于预测他们是否能成功完成学业。

玛丽-安•温可梅斯曾是哈佛大学教授,一生致力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研究。她看着一张15年前教过的学生合影——他们现在有人是银行家,有人是牧师,有人是歌手。她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些学生要学习她研究的领域?研究美、镶嵌艺术和米开朗基罗,固然有其内在的价值,但学生们将来并不会成为艺术史学家。课程结束后,他们会带走些什么呢?

温可梅斯教授曾担任哈佛大学博克教学与学习中心(Derek Bok Center)的教学副主任。她意识到,她希望学生们能带走并发扬光大的是比研究壁画更重要的东西:如何学习。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个问题贯穿她的教师生涯。虽然换过几个学校任教,但她的相关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研究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一目标。

小改进大变革

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工作期间,温可梅斯教授领导了一个涉及7个国家、27个机构、25000名学生的评估

标签:

杂谈

​在课程改革方面,悉尼大学没有天马行空的探索和尝试,没有被研究型的定位框住,而是立足于学生需求、能力培养和就业问题,脚踏实地地重构了新课程体系,在提升教育质量、改进人才培养的同时,达到巩固悉尼大学“霸主地位”的目的。

在课程改革方面,悉尼大学没有天马行空的探索和尝试,没有被研究型的定位框住,而是立足于学生需求、能力培养和就业问题,脚踏实地地重构了新课程体系,在提升教育质量、改进人才培养的同时,达到巩固悉尼大学“霸主地位”的目的。

一场势在必行的改革

2017年2月24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正式对外发布了全新的课程体系。作为站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金字塔尖的研究型大学,悉尼大学的此次课程改革早在三年前就引起了高等教育界和媒体的关注。在悉尼大学最新制作和发布的名为《悉尼大学本科体验》的宣传片里,浑厚的背景音娓娓道来此次改革的原因:“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在不断重新思考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应对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悉尼大学分管教育的执行副校长菲利帕·帕丁森表示:“我们希望课程中融合世界变化、对于未来工作的大讨论和现今毕业生流动的职业趋势

标签:

杂谈

近日,胡润百富发布中国80后富豪榜。最成功的80后创业者来自教育行业,好未来张邦鑫以400亿元身家跻身第一名,成为“教育大王”。

大疆创新汪滔以360亿元身家排名第二,之后是今日头条的张一鸣,290亿元身家排名第三,再然后是汉鼎宇佑的王麒诚、吴艳夫妇,身家265亿元排名第四,滴滴出行的程维以165亿元排名第五。

榜单Top5之外,还有更多科技圈富豪上榜。比如趣店罗敏(125亿元,排名第7),大疆创新谢嘉(115亿元,排名第8),美图吴欣鸿(65亿元,排名第12),ofo戴威(35亿元,排名第18)。其中戴威年仅26岁,是最年轻的上榜富豪。

榜单前37名中,80后富豪主要聚集在北京(13位)、上海(6位)、深圳(4位)、杭州(4位)、广州(4位)等。这些富豪多数来自浙江大学与北京大学,其中浙江大学5位,北京大学4位。

清华大学要不服气了?没关系,它可以在胡润百富10月31日发布的2017胡润IT企业家榜中找到荣誉。

榜单显示,前50名IT企业家中,本科毕业于国内有名高校的有:李彦宏和阳振坤(北京大学),刘强东(中国人民大学),史玉柱和易峥(浙江大学),池宇峰、王兴和周亚辉(清华大学),其实(上海交通大学),王佳

标签:

杂谈

​10月27日,广东省教育厅、省招生委员会制定了《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此次改革最大变化是将第一批、第二批本科录取批次合并。纵观全国,多个省份都进入了合并批次的大潮中。截至2017年,有20多个省份取消了三本批次。除了正在征求意见的广东,北京、山东、河南、新疆等省份将合并部分录取批次,其中,多地正式取消“三本”。

有专家表示,录取批次合并后,高校间的竞争也会更激烈。选择权交给家长和考生,代表着高考改革的方向,要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学校的学科水平、管理水平、特色和声誉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而学校除了要加强自身建设,也要走出去,形成品牌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如何打造学校的品牌,提高声誉呢?不妨先来看一下美国高校的案例。

因为州内高中毕业生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小,美国各所公立大学跨越州的边界, 吸引州外学生补充州内短缺。随着竞争愈加激烈,高校的招生引入专业机构的支持成了一些学校的选择。

招生改进,从品牌提升开始

从2012年起,密苏里州立大学就与两家提供市场营销咨询服务的公司——Cranford Johnson Robinson Woods(以下简称“CJRW”)和Penn,Schoen

标签:

杂谈

​​

​  对于高校来说,挖掘具有领导潜力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十分重要,然而不少高校忽视领导力培训,“赶鸭子上架”的上岗模式难免让教师对领导职务避之不及,让一些本可经过引导和培养成为出色管理者的人才白白流失。

  当英格丽德?富尔默还是个入行不久的菜鸟教师时,她牢牢记着老一辈教授给她的那相当“古老”的职业建议:避开那些与终身教职无关的差事。

  遵循这一建议,2012年入职的富尔默在系级和校级委员会做着相当保守的工作。她没有选择课程主管、系主任助理等需要利用教学之外时间的管理性质角色,而是将重点放在做研究、出版个人著作和打磨教学技能上。

  但当富尔默获得了终身教职之后,她意识到,那些被警告过别去碰的东西渐渐竖起了高墙,挡住了她职业发展的另一个阶段。

  “在我获得终身教职之后,我有了一段缓冲的时间。那时的我在思考,未来我想要去的方向在哪?”现在已是罗格斯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副教授的富尔默说。

  “我愿意接受高校的管理工作,我也真的开始为投入领导角色而进行准备和热身。”富尔默说。入校三年后,富尔默开始走上与其他教授不同的职业路径,成为罗格

标签:

杂谈

​​

​  庞大冗杂的高校管理队伍浪费了大量资源,既然多数高校每天都面对着同样的问题,那么何不请一群有管理经验的专家团队制定决策,然后若干高校共同实施?这样做不仅能够帮助学校管理层“减肥”,同时也能节约大量的管理资金。

  当MOOC刚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耳熟能详的时髦词语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本杰明?金斯伯格教授却提出了MOOA(massive open online administrations)的新概念,即大规模开放在线管理。

01管理团队“减肥”难

  金斯伯格认为阻碍美国高等教育界发展的痼疾在于高校管理的过度膨胀。在他所著的《教师的衰落》一书中,金斯伯格将大学以及教师所面对的种种困境归咎于过去30年来大学管理队伍的不断增大。 在他看来,庞大的管理团队不仅剥夺了本该属于教师的权利,如制定教学大纲,还耗费了学校的大量资源。金斯伯格曾讽刺地说,“如果一个年薪百万美金的校长被外星人绑架了,学校可能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注意到。”

  事实上,从数据来看,大学管理队伍的增加也确实超过了教师队伍。根据美国学术研究机构戈德华特研究所2010年发布的一项研究,从1993年到2007年,美

标签:

杂谈

​​

  国际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一种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那么,当务之急是,“教育国际化”的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翻阅美国各大高校现行的战略规划,“国际化”一词被多次提及。“学生应接受正确反映全世界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应受到国际视野教育,使他们具备适应多变的国际环境,在复杂条件下做出准确判断和进行有效工作的能力”是当下多数美国高校共同的诉求。同样,在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日益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新闻链接:

  为进一步提升陕西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与质量,陕西18所高校组成的赴美高层次人才招聘团在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和旧金山分别举行了四场招聘活动。此次人才招聘活动中,累计有436人达成意向,173人现场签约。签约人员有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霍

标签:

杂谈

​​

  一所美国大学花了近100万美元,最后招到532名新生,平均在每个新生身上花了近2000美元。这笔钱都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呢?美国大学在自主招生录取上花费不菲。通常大学招生办公室的预算除了员工薪酬和奖金以外,还包括招生信息发布费用、邮寄费、员工差旅费、申请单处理费、网络维护费,以及招生部门自己的或者要付给第三方的其他活动费用等,林林总总。到底美国大学该为招收到满意的生源花费多少钱呢?

越是牛校越舍得为招生花钱

  私立大学的招生费用远高于公立大学。主要原因在于私立大学的遴选更多元化,所参考的信息更加复杂。例如,哈佛等私立名校会组织几乎遍布全球的校友面试,等等。大学的招生规模越大,均摊到每位新生的招生成本就越小。一方面,大型院校需要一个更加流程化、量化的招生程序,于是就缩减了很多时间和资源消耗。另一方面,大型院校也不可能像小型院校那样个性化地去分析考生的特点。

  不论私立还是公立,一流大学对学生质量要求都非常高,在招生工作中的投入也就相当大。就全美私立大学的平均水平来说,处理每份申请大约花费285美元(不包括招生人员薪酬),而学生申请时,有些需交纳几十美

标签:

杂谈

​​

  “但凡上课说话、玩手机、睡觉、迟到的学生,课后要在全班微信群里发10元红包。”近日,武汉某高校的老师在课堂上颁布了这条规定,有人表示这一方式只是“留人不留心”。事实上,要求学生全程专注于课堂是很困难的,尤其是人头攒动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如授课机器,学生如提线木偶,再大的“嘘”声也唤不醒“沉睡”的学生。应对这种尴尬与无奈,哈佛教授有办法。

死记硬背是考试法宝

  这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化学导论课开始前的情形,约200名似乎还睡眼惺忪的学生在报告厅内打电话、嬉笑,甚至隔着过道大声攀谈。而开始上课的标志就是教师无奈地对着麦克风一声大大的“嘘”。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教师除了按照准备好的教案向学生授课外,还会把身后三个巨大的黑板用各种公式填满。

  对于这样一堂课,一位名叫吉米?奥尔的学生无奈地表示,“课堂中真的会控制不住地开小差。”学生玛丽?丹顿则抱怨,课堂内容很丰富,但一考试就发现自己早已忘记大部分内容了。一些调查也表明,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上的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高校报告厅内人头攒动的公共基础课程。然而,绝大多数高校依旧无奈地开课——教师滔滔不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