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一个人怎样才能走得久远

                                              马平川

    散文要把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散文写作应该从心灵的感应和共鸣出发,牵引和提升读者向精神高地不断攀升,才能有效地抵制当下散文的浮

标签:

365

今天我们为什么怀念路遥

                                         马平川

   “叫声哥哥你快回来,你快回来……”,当我们再次捧起新版《平凡的世界》时,耳旁不时响起电影《人生》里这首优美婉转的主题歌,路遥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泪眼朦胧中,我们无法忘记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在清冷的寒风中,路遥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人民,独自远行了。路遥一生紧握着陕北的那双大手松开了,一个欲于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然而路

                                                马平川

目前一些散文关于故乡的书写中,一种远离现场、感受、本真的写作,正在成为当下的写作方向,由于缺乏身体的直接介入和心灵的沁润,多数流于纸上空谈。远离人间烟火,大豆、玉米、麦子成了文人的案头清供。作者站在城市的立交桥上,成了故乡的瞭望者。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作家对乡村现实的描述显得空心虚假,贫乏苍白。和谷的写作姿态与这些作家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

    南京一文友告知说,光明网有一篇《低调的学者》中写到我,发表于黑龙江《鹤城晚报》。我百度一搜才知,作者李玉轩系《齐齐哈尔日报》原副总编,现如今已是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老人了。只是读了李先生的大作,我不由得汗颜无地!不胜惶恐之至!!  

                             低调的学者

                             &

                
             http://s8/mw690/001uDKW0zy6ZEigypsr77&690
                    
                    六尺横披∶作品局部:天高云淡望断南

标签:

博客七周年

我的博客今天4156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 2008.04.07,我在新浪博客安家。
  • 2008.04.11,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文艺报 2004-9-7》。
  • 2011.06.22,我上传了第一张图
标签:

东坡园

分类: 书法墨香
标签:

马平川

书法

分类: 书法墨香
标签:

贾平凹

李星

高建群

刘炜评

马平川

 光荣与梦想:三十年回首茅盾文学奖

 

    茅盾离开我们三十年了,茅盾文学奖从1982年第一届开始,已经走过三十年的路程了,前七届共有30部长篇小说获奖。每届茅盾文学奖的揭晓,都会吸引众多眼球。日前第八届茅盾文学奖178部符合参评条件的作品名单一亮相,引起文学界普遍关注,读者对即将到来的评奖也有着热切的期待。据不完全统计,有15员“陕将”参与角逐,各方揣测议论正酣,皆欲从中“圈”出最终胜者,殊不知这些作品将历经几轮浪淘沙汰,最终仅会有数人“笑到最后”。四年一次,文坛共此“嘉年华”,几家欢乐几家愁。茅盾文学奖,让多少人爱怨交织。在一切悲喜尚未尘埃落定之时,记者走访了一些评论家和作家,请他们就此各抒己见。

    也许是这个奖太过“特殊重要”太受关注,时至今日,茅盾文学奖早成文坛大树,无数作家徘徊其下,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今日,我们不妨将这棵大树的枝丫打量一番,来一回小小的“说文解字

标签:

余秋雨

文化大散文

分类: 相关报道

文化映照史料 精神穿越写作

 —— 访知名文学评论家马平川

                 记者  张秀竹

国际教育周刊:您如何看余秋雨的文化大散文极其追随者?

马平川:作为文化大散文的旗帜人物余秋雨对散文的贡献功不可没,但余秋雨擂响文化的战鼓,却让一大批追随者剑拔弩张,不料很多人迷失在死胡同里。人仰马翻,教人看得心寒。此时的余秋雨则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一脸暧昧的坏笑。很多人都在学习《文化苦旅》的写法和架构,只是学到形式上一点皮毛而已,却没有学到其精髓与实质。在一些作者笔下,文化成了散文的“胭脂”。都用软软的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