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将来我工作了,第一件事就是攒钱买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房子虽小,却要有个大大的书柜,里面放满一架子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书柜高到顶天立地,再配一张书桌,上面搁一大捧姜花,再加上一盏民国风的绿罩子台灯,觉得这样的书房里就有自己的全世界。”
——这样想的人,是我,十年前,22岁,刚刚本科毕业,即将开始读研时光。
“飞来飞去的旅行中,车来车往的通勤路上,银行医院排队等号的瞬间,最好是取出一只Kindle,读一会毛姆也好,看看影视改编剧正当红的严歌苓也罢,或者翻翻《三体》,碎片的时间不至于虚度,大块的空间不需要付出,这样的‘移动图书馆’才真
标签:
杂谈 |

◆
我的助理蛋挞妹妹出生于1994年,是个标准的90后,
好几天前她就跟我请假了:
姐,下周四我要去趟郑州。
我问这阵子又没有节假日,去郑州干嘛啊?
她的语调瞬间变得活力十足而又充满憧憬——17号郑州有Bigbang的演唱会呀!
这个月Bigbang的演唱会好密集,3月12日上海站的巡演也是high翻天的节奏。据说内场前排的票价已经炒过万元,可是演唱会仍座无虚席,整个会场亮起了一片皇冠海
标签:
杂谈 |
去年年底我去看牙医,医生说,哎呀你下牙左右两边各有一颗智齿呀。我说是吗?我自己都不知道,从来没疼过耶。
医生说你去年刚结婚吧,早晚得要宝宝吧,所以我劝你还是拔了吧。
为什么但凡备孕人群,“可拔可不拔”的智齿这时候就一定要拔?以前我以为是医生为了多赚那1000多/颗的拔牙费,但是这个医生是我定期处理口腔问题的医生,我对她很信赖,听她这样说就知道肯定有道理。于是赶在2016年到来之前,乖乖把其中一颗智齿拔了。
这些年我的口腔护理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错误认识及时纠偏也要感谢一个人。她是北大法学院的师姐,做了几年律师和投资人之后自己投身实业,经营了一家口腔诊所。这位师姐在大学里就以快人快语、雷厉风行著称,说话办事都不玩虚的。周末我和她聊了聊,终于把自己和身边朋友平时最关心的几个跟口腔护理有关系的问题整明白了。接下来给大家奉上的,就是这份干货十足的问答实录~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昨晚严肃八卦推送了一篇文章:《蔡康永的体面,康熙的落幕》,写得非常非常棒,就是那种读书人深深理解读书人的棒,看完我就感慨:关于康熙完结篇节目,不可能有比这篇写得更好的文章了。

可是我还是要自己动笔写一篇,为了最后两期节目里,那些主持人自剖心事、坦然说出软肋的部分。那真的是让人最动容最泪目的部分。
《康熙来了》的告别篇没有请任何的
标签:
杂谈 |
“浮躁、功利、不读书。做电视新闻,干的是抛头露面的事儿,很容易陶醉于追求那些光环和虚荣。北广出了很多名主持、名主播、名出
标签:
杂谈 |
作为一只挺忙的创业狗,我其实一直没觉得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只有两个瞬间让我觉得:嗯,今天“还是很值得好好庆祝的”(我的同事小悦原话)。
标签:
杂谈 |
人们都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
100天就足以打上一个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