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互联网进化论研究 |
根据城市大脑标准的前期研究和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ICC)《城市大脑建设规范》标准启动会的专家意见,我们团队形成城市大脑标准体系与评价指标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供各位专家探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7个方面(欢迎各位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和更多方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filename=image.png&id=880401
前言:本文2020年9月29日发表与“中国社会科学报”,原文标题'科技生态面临新全球标准”。2007年以来,我们对21世纪前沿科技生态发展的科学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互联网从网状发展成为类脑架构是本世纪诸多前沿科技爆发的根源,通过互联网大脑模型的绘制,进一步提出世界范围的人,机、AI系统实现融合与协同决策,需要有新的全球标准进行规范。这一机制的实现将使得互联网大脑模型与人类社会进一步深入结合,从企业大脑到城市大脑,最终形成统一的世界神经系统,为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奠定技术和管理基础。
2020年8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人与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以及微信的母公司腾讯进行任何交易,相关行政命令将在45天之后生效。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限制,过去的几年里,美国已经把包括华为,中兴、海康威视、科大讯飞、旷世科技、商汤科技、达闼科技、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企业和高校纳入实体清单。
21世纪以来,种种迹象表明诞生于1969年的互联网正在从网状结构向类脑模型演化。这种演化不但导致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云机器人的产生,同时也使得谷歌大脑、百度大脑、阿里大脑、360安全大脑、腾讯超级大脑,城市大脑,城市神经网络,工业大脑,航空大脑等概念不断涌现。其中城市大脑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世界范围有超过500个城市开始推动城市大脑的建设。
应该说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形成并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互联网大脑架构的子集,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各个国家的城市大脑走向成熟和连接后,世界范围的城市大脑最终会形成基于互
分类: 互联网进化论研究 |
作者:刘锋 刘朝晖
0.序言
21世纪以来,前沿科技领域出现诸多“大脑”概念,如谷歌大脑,百度大脑,阿里大脑,360安全大脑,腾讯超级大脑等
前言:简要的说,城市大脑不是一个城市级AI信息系统,也不是城市内部的信息化建设,而是互联网结构从网状模型向大脑模型进化时,与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因此建设城市大脑需要拥有三个特征或关键标准 1.统一的神经元结构 2.人机双智能控制,人类权限最高 3.跨神经元节点的信息路由实现云反射弧。
2010年以来,科技企业涌现了大量“大脑”概念,其中城市大脑的出现引起了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并在很多城市开始推动。
前言:2010年以来,产业界出现了很多“大脑”概念,其中城市大脑受到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但是关于城市大脑产生的原因,运行的原理和建设的规范并没有统一的意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详细阐述了城市大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互联网从网状演变成类脑架构并与城市建设结合导致的。
依托互联网大脑模型的特征,我们提出了建设城市大脑的三项关键标准:
1.世界范围链接在城市大脑对人,物和系统有统一的“神经元节点“技术框架
2.每个神经元节点拥有AI和人类两个智能控制,但人类控制权限必须最高
3.通过信息路由技术实现城市云反射弧机制,解决城市的需求和响应信息在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跨节点流动的问题。
2015年之后,城